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四)

2015-09-03 xredued04


15.【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活动课程的基本内容”。

欣瑞专家解析:活动课程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

二、简答题

1.【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参考答案】

(1)有助于教师把自己的经验升华为理论;

(2)有助于教师提升教育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3)教师通过反思可以缩短其专业化成长时间;

(4)通过反思可以增强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和神圣感,形成高尚的师德。

2.【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学生的学习指导”。

【参考答案】

(1)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2)在教学内容的易混淆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3)在思维的交锋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4)在思维的发散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5)在规律的探索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3.【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特点”。

【参考答案】

(1)对道德知识的理解,从比较肤浅、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准确的、本质的理解。但是整个小学阶段,这种理解的具体性强,概括性较差。如分不清“勇敢”和“冒险”、“谨慎”和“胆怯”等。

(2)在道德品质的判断方面,小学生从只是注意行为的效果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

(3)在道德原则的掌握上,从简单依赖于社会的、他人的规则,逐步过渡到受内心的道德原则制约。从道德行为的发展来看,在小学阶段,儿童的道德认识 和道德行为、言行基本上是协调一致的,但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言行脱节、能说不会做的现象便会出现。这种言行脱节的现象在小学生身上出 现是正常的,是需要教育者理解和加强辅导的问题。一般认为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较复杂,主要有:模仿的倾向,出于无意,成人的要求不一致,外界不良因素的干 扰,做事、控制自己的能力差。我国学者研究认为,小学阶段道德品质发展的质变时期,即品质发展的“关键年龄”,大概出现在三年级下学期前后,这是加强辅导 和促进发展的关键阶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