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题猜想:学生指导(七)

2015-09-03 xredued04


4.【答题要点】他们一般有正常的智能,但有明显的阅读、算术和书写困难,以致学习成绩差。他们的主要特征是:(1)视觉、听觉等知觉转换方面存在障碍;(2)有视觉运动性感知障碍;(3)运动不协调;(4)言语发展障碍;(5)易于分心;(6)偶尔伴有情绪和行为问题。

5.【答题要点】(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辅导。

6.【答题要点】(1)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注意新鲜、感兴趣的东西,要达到对事物清晰、精确、本质的认识尚需一个过 程。(2)小学生记忆和注意的发展。小学生记忆能力迅速发展,表现在:从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逐渐向理解记忆占主导地位发展;从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 发展;从具体形象记忆向抽象记忆发展。(3)小学生思维的发展。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低年级学生的具 体形象思维成分居多,高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成分居多。两种思维形式的转折大多发生在四年级前后。小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的自觉性、批判 性、灵活性等品质较差。(4)小学生想象的发展。小学生想象的有意性逐渐增强。想象由模仿性、再现性向创造性过渡,中高年级学生想象的创造性成分不断增 加。想象由具有浪漫性向现实性过渡。

7.【答题要点】(1)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与任务;(2)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3)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4)要求学生观察时尽可能运用言语。

8.【答题要点】(1)注意的广度。注意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观察到对象的数量。

(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它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地保持在注意对象上,持续时间越长,注意越稳定。

(3)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

(4)注意的转移。当环境或任务发生变化时,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到另一对象或活动上,这叫注意的转移。

9.【答题要点】(1)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一种没有预期目的、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也叫不随意在注意。

(2)有意注意。有意注意又叫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3)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 2 3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