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题猜想:教学设计(二)

2015-09-03 xredued04


3.从哪里看出孔子知识渊博?(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结合理解词语“远近闻名”。

4.“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从这里体会到什么?(孔子谦虚、好学)

5.教师小结:同学们读懂孔子为什么拜师”了吗?这个问题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继续关注。

孔子怎样拜师?

出示: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1.自由读读句子.谈谈体会到一个怎样的孔子?

2.能说说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吗?板书词语: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出示地图:指出曲阜和洛阳的位置。

3.理解词语“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

想象:曲阜和洛阳上千里的路途中,孔子渴了喝 ____ ,饿了吃 ____ ,累了就____ ,天黑了,住在____ 。用书上的词语概括,就是——风餐露宿;孔子白天忙着赶路,为了早一点走到洛阳,有时候晚上还要____ ,用一个词来描述,就是——日夜兼程;孔子到了洛阳,他的脸上____,衣服上____,鞋子____,孔子这副样子,用下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就是—— 风尘仆仆。

引读词语:此去上千里,孔子也许从春暖花开的季节一直走到了炎炎夏日,一路上,他——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此去上千里,孔子也许从硕果累累的秋天一直走到了寒风凛冽的严冬,一路上,他——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

4.带着体会齐读句子: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5.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要抓住关键词语,展开想象,读懂孔子怎样拜师。

三、品读体验

教师过渡:是啊,风尘仆仆的孔子不顾旅途的劳累,不顾几个月来的艰辛,片刻没有休息,就拜见了老师。师徒见面后的这番对话又带给了我们怎样的感动呢,请同桌之间自由地分角色读读这段对话。

1.出示对话

(1)“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2)“你是——”

(3)“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4)“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5)“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同桌分角色练习朗读。指名读。

教师指导:读好对话,我们不仅要注意人物说了什么,还要注意他们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