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3
xredued04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启是中国夏朝第二任君主,通过武力征伐伯益,将其击败后继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
2.B【解析】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宗法制度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3.D【解析】“春秋五霸”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4.D【解析】战国时期实力最强的七个诸侯国分别为齐、楚、秦、燕、赵、魏和韩,这七个国家被史学家称作“战国七雄”。
5.B【解析】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6.D【解析】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主张施仁政、行王道。
7.A【解析】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政权,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8.D【解析】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汉战争中项羽被刘邦打败后,来到乌江江畔自刎而死。
9.A【解析】“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出现的治世,奠定了汉武帝将汉朝推上顶峰的基础。
10.B【解析】“丝绸之路”是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
11.A【解析】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它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
12.C【解析】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
13.C【解析】“贞观之治”是指中国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开元盛世”是唐玄宗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
14.B【解析】第一次打破了“坊”“市”界限的国际性大都市是北宋都城东京。
15.A【解析】五代后周赵匡胤在陈桥兵变,诸将给赵匡胤披上黄袍,拥立为帝,指登上帝位。祸起萧墙出自《论语•季氏》,破釜沉舟出自《孙子兵法》,闻鸡起舞出自《晋书•祖逖传》。
16.B【解析】1662年,郑成功及其后代收复台湾。
17.A【解析】1727年,清朝开始设立驻藏大臣,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乾隆皇帝制定了“金瓶掣签”制度,规定喇嘛教活佛转世人选。
18.D【解析】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目前被官方和史学界公认的说法是13个王朝。此外还有14朝和17朝等不同说法。
19.B【解析】孟子主张施行“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他的名言。
20.B【解析】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儒生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主张。
21.B【解析】我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进程。
22.C【解析】“师夷长技以制夷”由魏源提出,他在《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出了这一思想主张。
23.C【解析】1840年6月一1842年8月,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以清政府屈服求和而结束。
1842年8月,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24.B【解析】1856年,英军炮轰广州,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法国也乘机出兵,与英国组成联军。在这次战争中,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了北京西北郊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25.A【解析】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6.B【解析】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1895年4月,李鸿章和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了《马关条约》,内容之一就是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7.C 【解析】金田起义是太平天国的反封建运动;戊戌变法是为了维护清政府封建统治的变法运动,以失败而告终;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推翻了清政府及中国实行两千多年的封建皇权制度;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28.A【解析】《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
29.D【解析】《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0.D【解析】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引起了社会风俗的变法,A、B、C项符合。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辛亥革命并没有吹响其号角。
31.B【解析】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32.A【解析】八七会议清算和结束了共产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毛泽东在发言中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论断。
33.B【解析】1937年7月7日爆发的“七七事变”,也叫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序幕。
34.A【解析】改革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一条“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这一决策扭转了中国自1949年后逐渐对外封闭的情况,使中国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35.B【解析】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代中国。
36.A【解析】麦哲伦是葡萄牙人,1519—1521年率领船队首次实现环球航行。
37.B【解析】“现代世界的曙光”指的是14世纪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因为意大利首先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38.B【解析]19世纪30年代末,英国基本完成第一次产业革命。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39.C【解析】由题目的时间限制和国家日本,可知是选C项,A、D项都是美国的。大化改新是日本的社会政治变革运动,发生于646年。
40.B【解析】法国大革命是1789年在法国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君主制封建制度在三年内土崩瓦解。它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伟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
41.B【解析】巴黎公社是一个在1871年3月18日(正式成立的日期为同年的3月28日)至5月28日期间短暂地统治巴黎的政府,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
42.C【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德国等)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等)矛盾激化,最终酿成战争。
43.A【解析】《凡尔赛和约》全称是《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的和约,它的主要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
44.C【解析】1922年12月,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提议,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45.D【解析】时间“1933年”是解题信息,罗斯福在上任演说中提到要用“新政”来“医治”危机中的美国经济。
46.B【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47.A【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英国和中国在开罗举行了国际会议。会后发表的《开罗宣言》中明确宣告:战后,日本必须将东北三省、台湾和澎湖列岛归还给中国。
48.B【解析】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中的五位创始成员国,分别是:中国、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
49.B【解析】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50.A【解析】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
二、材料分析题
1.【参考答案】
(1)认为西方先进的科技是维护统治的工具,主张学习先进技术。
这种观点有进步意义,能认识到科技进步使得国家强大,但也有片面性,忽视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相互之间的影响。
(2)顽固派认为机器渐行,导致更多人失业,又认为用中国的制度就能抵制洋人的侵略。
社会历史根源: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中国历代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不思进取。
2.【参考答案】
(1)这部法典出自古代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是由汉谟拉比制定的。
(2)它是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参考答案】
(1)事件是郑和下西洋;特点是规模大、历时长、次数多、航程远、到达国家多。
(2)地位: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或世界航海活动的先驱)。
意义: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
4.【参考答案】
(1)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俄国人的路。
(2)开创了农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3)要把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或要适合中国国情;或实事求是)。
培训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教育教师资格证培训名师带你轻松备考,掌握考点!各省考试介绍入口,点击查看更多考试政策>>
热门课程:幼师笔试精品课程 | 小学笔试标准课程 | 中学笔试标准课程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337331076 |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