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综合素质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综合素质题库> 中学综合素质

中学综合素质《基本能力》章节习题:写作能力

2015-10-13 xredued04


3.【参考范文】
因材施教
美 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这启示 我们,应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合理的帮助”,就如同“学游泳”的故事,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发掘潜质,因材施教。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鸭子天生会游水,一下水便驾轻就熟。兔子擅长短跑,松鼠擅长爬树,这是他们的特性所定。然而硬让他们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即便费尽心思,付 出十足努力,收效也不会很大。这就像让农夫去造机器,让教师去打针一样,即使努力,也必定弄出乱子,无法完成任务。
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每个学 生都有着自己的性格和特点,他们对于学习也有着不同的态度和选择。这就要求教育必须注重个性发展,促使和引导学生个性化,培养学生的个性意识、自主精神和 创新精神。再者,社会的繁荣发展需要各行各业、各个层次的人才,这也需要个性发展的教育,在学生先天禀赋的基础上,培养出各有特长的人,从而满足社会发展 的需求。素质教育是十分重视张扬个性的教育,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特长得到最充分的施展。
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 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吗?”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 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 该立刻去做吗?”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 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
在不同的学习场合,不同类 型、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其学习表现也是不尽相同的,需要教师凭着自己的经验和智慧灵活地设计出因材施教的方法。教师要留意观察,分析学生学习的特点。教 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式,而且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风格特点,促使学生把学习风格转化为学习策略。苏霍姆林斯基说 过,“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一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花有花的香,树有树的美,晴有晴的丽,雨有雨的趣。因材施教是教 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 生的兴趣,树立学生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参考范文】
四管齐下,克服职业倦怠
当前中小学教师中间普遍存在着职业倦 怠现象,严重影响着教师的个人意义感和教育教学工作。究其原因,职业倦怠主要是由于动机的缺失造成的。而造成教师动机的缺失又有很多具体原因,如付出与回 报不成正比使他们感到失望,对自主和尊重的强烈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而使他们失去信心与热情,工作环境中的人文关怀的缺乏也会使他们的热情消退等。我认为针 对职业倦怠应从下面四个方面着手:
(1)薪酬激励
亚当·斯密首先提出薪酬对教师倦怠的影响,这在现实中也是合乎道理的。人们普遍认为,对 人最传统最直接的激励方式是激励性报酬。教师既有其专业性的一面,同时也有其与常人共同的人性。激励性的报酬安排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作为一个职业在 所有职业收入中所占的地位的高低位次;二是教师工资增长机制和激励机制,即建立在从教年限和国家政策基础上的增长和绩效上的激励。做好第一个方面可以吸引 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也是对在职教师继续从教的激励;做好第二个方面则可以鼓励教师更加尽心工作,提升专业素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晋升制度
晋 升是对教师工作与能力的认可,本身就是激励性质的。专业组织中流行的“非升即走”惯例,越来越影响到聘任制下的教师管理。制定建立在教龄和绩效基础上的晋 升制度,一方面是对教师表示认可,鼓励其继续努力;另一方面也起到挽留教师的作用。教龄与经验是教师的宝贵财富,学校应当对之提供相应回馈,经验丰富的老 教师理应受到更多的鼓励与尊敬。
(3)授权与问责
学校应当建立完整的授权与问责机制,以激发教师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思想上和行为上的独立 性以及自治是人的基本需要。人们拒绝在外部压力下做事,尤其是在规则、规章、秩序和最后期限的压力下工作,因为这些外部压力干扰了他们的自治需要。人在拥 有较大自主权时会更加自信、自尊,对自己的表现也就有更高的要求。通过鼓励个体自主决策,计划自己的行动路线,并且对自己的结果负责,可以增进他们的自主 与自我决定需要。问责是对授权效果的监督检查,以激励教师,调动积极性、发挥创造性,尽最大的努力实现目标。
(4)人文关怀
人们总是脱离 开人性而只就教师的职业特点强调教师是楷模、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的付出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对教师为人师表提出过高的要求,使教师常常感到疲惫不堪。 教师也有被满足的需要,而这却常被忽视。教师是一个情感高投入的职业,情感的高投入及高收益会带来极大的幸福感,但别人往往只看到教师幸福及充实的一面, 并不了解教师工作的另一面,即情感高支出的同时,其折磨及挫伤也可能更大。长期以来的专业特性已经融入教师的人格特质,使他们极其看重其投入的情感价值以 及被人尊重的程度。就学校范围来看,学校领导对教师的关怀可以有效地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体现在方方面面:善于倾听;对教师工作的表扬与 支持;多与教师交流;关心教师的家庭生活;重视对教师的培训等。这些都可以照亮教师心灵的天空,可以让教师感受到尊重,建立起领导与教师之间的信任感。
我们不应拿圣人的标准来要求教师,教师也有自己的需求以及缺点,需要得到社会和学校的关注与帮助。当他们遭遇到职业生涯发展的瓶颈、产生职业倦怠时,外界的援助无疑是雪中送炭,重新给他们点燃热情之火,助他们顺利走出困境。
5.【参考范文】
最难忘校园里的那一种声音
最难忘校园里的声音,是哨声。那是一声声怎样的哨声啊!
哨声很长,它的一头联系着敬爱的教官,一头联系着正在军训的我们。它长得像一条线,串连起每一颗跳动的心,每一颗热血沸腾的心,每一颗挥洒泪汗的心。
哨声很短,短得让我们感觉到新老师是如此的亲近,如此的平易近人。它让我们忘却了羞怯,忘却了陌生。
哨声很尖利,但不刺耳,它直接触动着我们的脊梁。我们没有弯腰,没有低头,我们将胸膛挺起,将背挺直,昂扬地站着……
哨 声只有一个音,却包含着无尽的语言。你听见了吗?它包含着教官耐心的教导声,那里面满是责任;它包含着我们铿锵有力的脚步声,那里面满是团结;它包含着我 们响亮的口号声,那里面满是豪情;它包含着班主任亲切的问候声,那里面满是关爱……这些,你都听见了吗?一声声哨声,一声声嘹亮的呼唤啊!
我们就在那一声声嘹亮的哨声下,集合,军训。
我 们集合军训,不再沉迷于“温一壶阳光酒”的柔情中,不再醉心于“此情不关风和月”的柔媚中,因为我们是风华正茂的青年,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我们身上。于 是,满怀着“男儿不展凌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的雄心壮志。在嘹亮的哨声下,我们站着军姿,用铮铮傲骨抒写下雨季光阴的华彩篇章;我们走着齐步,用一声声 响彻云霄的“一二三四”吐纳出磅礴大气;我们迈着正步,用全身的热血沸腾出一个恪守不渝的信念——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那一声声嘹亮的哨声激励着我们在重重困难中也豪情不灭。
骄 阳似火,我们黝黑的脸上涌动着豆大的汗珠,但我们并不忙着擦拭。我们要用汗水洗尽身上的娇嫩与轻狂,我们要用汗水抚平同窗的累累伤痕,我们要用汗水滋润教 官沙哑的喉咙,我们要用汗水告慰班主任疲惫的心灵。我们的汗水,不苦、不成。我们的汗水是甘甜的,它流到哪里,哪里就有顽强拼搏的身影,它是我们辛勤付出 后上帝颁发的勋章!
雨丝飘飞,淋湿了绿色的军装,透明的雨珠顺着帽檐哗哗地滴下,冰凉着我们的身体,把我们的意志磨砺了。我们坚挺地站着,将真我 交织成理念奔腾的旋律,唱出一支支气势雄壮的军歌;我们打着军拳,将拼搏的斗志溶进细密的雨丝,在团队中汩汩流淌;我们奋力奔跑,将勇往直前的跑步声定格 为一段深情的青春赞歌。淅淅沥沥的秋雨哗啦啦地下,洗尽了我们骨子里的稚嫩与躁动,涤去了我们心灵的脆弱。它让我们多了分成熟,多了分自信,多了分舍我其 谁的气概。
那一声声哨声下,“团结奋进”的军队理念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了完美注解。
没有人讲话,没有人啜泣,没有多余的动作。无言的寂静 啊!而寂静中,却蕴含着无尽的力量。虽然我们此时无声,但此时无声胜有声!我们饱含着青春激情的心在跳动,在沸腾,就证明力量的存在。这股力量,在寂静的 团队中弥漫着。它源自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越聚越多,最终,这股力量将无坚不摧。这是团结的力量,这是坚忍不拔的力量,这是气壮山河的力量,它涌动着, 奔腾着,在略带草香的军训场上传播着。口哨吹响,那一声声哨声回荡在天地间。
心在感动,在震撼。那怎么仅仅是一声声哨声呢?那更是一声声嘹亮的呼唤啊!我们分明听见,那是辛勤的教官在喊着口令,呼唤着“凝聚”;那是军训连队向前迈进的步伐声,呼唤着“进取”;那是整个中国军队在呼唤着“坚毅”,呼唤着“拼搏”,呼唤着“奋进”……
那一声声嘹亮的呼唤啊!它是中国军人心底最坚定不移,最催人奋进,最响彻心扉的声音;它是我坚定信念,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声音!
6.【参考范文】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活动最基本的要求。
一让“学高”营养自己的学生,塑造师者风范
“学 高”要求教师要有很高的学识,业务精湛,教育教学能力突出,通俗地说就是教师知识储备要足够大,能够轻松地驾驭课堂。“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 水。”这句话很明确地告诉我们,教师准备给学生一碗水,或者学生准备从教师那里取一碗水,教师拥有的水储备至少要比碗大,能让自己的储备包容学生取水的要 求,不能让学生碰到边、碰到底,甚至根本不能装满碗。
从知识层面说,就是教师自己的知识体系要足够大,能满足学生欲求的知识,能够包容学生对知识 的汲取,不能让学生有种“这位教师水平不高,肚子里就那么仨核桃俩枣”的感觉。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作为教师,不仅仅要把自己的知识层面满足于本专业, 还要利用好各种媒体,不断地学习和充电,将自己的知识体系向不同学科有所延伸。通过努力,不断发展自我,完备自我,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开拓进取,与时俱 进,锐意改革,敢于创新,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
当今社会,要求教师在做好自己的知识储备时,一要“精”,即要精通本专业的知识体系, 不做“门外汉”,就是有厚度;二要“广”,即要广泛猎取不同学科的知识,能旁征博引,就是有广度。只有这样,让自己“学高”,才能塑造自己在学生面前 “师”者形象。二让“身正”激励自己的学生,塑造师德模范
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的意思是,本身品行端正,就是不发命令,大家也会照着去做;本身品行不正,即使发布命令,大家也不会听从。结论是身教非常重要,它比言教更容易被人接受。
教 师的“为人师表”“身正为范”是对学生身教的直接表现。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说,“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因 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很明显,教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要 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教师就要认真地备课、上课;要求学生不迟到,预备铃一响,教师就应该提前到教室门口;要求学生不 能打架斗骂,教师就不能在学生面前暴粗口,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要求学生不穿奇装异服,教师自己首先要不穿奇装异服等,看似微末细节,实则细微之处方 显本色,细微之处才是教育的根本,所有这些,无不证明,身教重于言传。
很欣赏“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作为教师,我们就应当从细微之处抓起,让学 生改掉不良习惯时,自己先摒弃一些不良习惯;让学生遵守纪律时,自己也要先遵循教育规律。“为人师表”“身正为范”,绝对不应该是一句句简单的口号,它应 该是一种对学生无声的教育,它必有一种内驱力引领着学生潜移默化地前行和发展。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让其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操度着教师知识和才能进行有益地发挥和传承,激励着学生不断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1 2 3 4 5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