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教知识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保教知识知识与能力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游戏活动的指导》章节习题:幼儿游戏指导

2015-10-15 xredued04


二、材料分析题
1.【参考答案】
教师在幼儿角色游戏中的定位是支持者和参与者,游戏的主人是幼儿,只有幼儿主动、自愿地游戏,才能促进幼儿更好地开展游戏。教师在指导时,需要以间接的指导方式为主。在游戏中,教师可参加到游戏中并担任角色,以角色的身份通过语言或动作示范促进游戏的开展。
在 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时,可以通过这个窗口来观察孩子,分析孩子的游戏,只有观察得仔细,教师才能对症下药,从而让他们玩得自由开心,并能遵守规则。需要注意 的是,教育作用在游戏中的实现也不是自然而然的。例如,针对小班幼儿,应着重增强他们的角色意识,同时还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只有这样,幼儿游戏的水平才 会提高。
2.【参考答案】
教师指导游戏就需要介入幼儿的游戏当中去,介入的目的是引导幼儿继续游戏,促进幼儿游戏向高一级水平发展,从而 提高游戏质量,促进幼儿社会发展。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采用的是外部干预的介入方式来指导游戏。外部干预是指成人并不直接参与游戏,而是以一个外在的角色, 引导说明、建议、鼓励游戏中幼儿的行为。
该案例中,李老师采用了如下策略来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
(1)及时帮助幼儿记录与总结角色游戏中的突出特点。
李老师观察游戏中孩子们的表现以及游戏主题及材料的使用情况。及时记录孩子们在游戏中的特点,帮助幼儿把无意识的游戏变为有意识的学习过程,以不断地重复与提高。
另外,还可以让幼儿通过参观、记录、提问的方式发现问题,自己来制作躺椅、自己画发型来参与游戏。通过这些,不断地充实和深化幼儿的角色游戏。
(2)以交流体验为媒介。
李 老师引导幼儿自发地进行交流,积极地表达情感,共解难题,进一步为幼儿提供表现和交往学习的机会。自发交流是游戏同伴间对自己游戏的交流,自发交流改变了 过去交流只是教师对幼儿的自上而下的片面做法,凸现了幼儿在整个游戏过程的主体地位,更有利于幼儿自主独立创造的个性和社会性人格情感的培养发展。
3.【参考答案】
(1)幼儿对角色游戏很有兴趣,通过平日里对事物的观察能模仿生活中涮火锅的情形。尤其是欣欣,她说的“水还没开呢”反映出她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
(2)三名幼儿在游戏中合作默契,分工明确。
(3)在整个过程中,幼儿游戏态度积极,坚持性好,主动性强,能自主推动进程的发展。
(4)该区域的游戏材料不够丰富,“菜”还得现买,“肉”也得现找,这可能就是该区域游戏一直较为平淡的原因之一。教师应该在该区域放置一个材料比较丰富的“百宝箱”,让幼儿有较多选择的可能。
 (5)孩子在“买菜”过程中被别的游戏吸引,若没有被别的孩子及时叫回来,很可能游戏就会中断。一方面这是材料不够所致;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教师没有及时介入、引导。
4.【参考答案】
(1)老师平时对孩子们很严格,孩子们缺少同老师亲近的机会,他们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当无意中被老师捉住时,老师扮演的“老狼”紧紧抱住他们,去“吃”他们,使他们意外得到同老师亲近的机会,得到老师的爱抚,所以孩子们宁愿违反规则,故意往“老狼”怀里钻。
(2)①当“小羊”不跑了,游戏无法继续下去时,通过游戏发展孩子们的奔跑能力的目的就落空了。所以此时老师做出修改规则的应对处理是必须的、及时的,说明老师对游戏过程观察得很仔细。
②修改后的规则非常合宜,可取得如下效果:改为“老狼”跑“小羊”追,仍然可以达到发展孩子们奔跑能力的目的,同时也避免了“小羊”往“老狼”怀里钻的被动情形;“小羊”合力把“老狼”轰回去了,不仅使孩子们体验到胜利的喜悦,还能明白“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③这位老师如能继续反思为什么她的“小羊”不怕她,明白原因是自己平时同孩子们不亲近,就能促使其克服不足,改进教学。
5.【参考答案】
本案例中,幼儿教师没有理解游戏的特点,按照自己的想法组织了这次教学游戏。在这一个过程中,游戏死板、被动,没有引起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幼儿游戏的特征包括:
(1)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活动,主要表现在游戏的内容、形式、进程等由幼儿自己选择,而不是由成人控制。
(2)游戏无强制性的外在目的。幼儿玩游戏的目的在于游戏活动本身,是为了好玩而游戏,除此之外,别无其他目的。
(3)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体验。由于在游戏中没有刻意要达到的目标,并不追求某一结果,减轻了为达到目标而产生的紧张和心理的压力,幼儿在游戏中容易取得成功。
(4)游戏活动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发展的。与真实的生活活动相比,游戏总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开展的,用幼儿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假”的,是“装”的,不是真的。教师指导幼儿游戏时要做到:
(1)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幼儿是独立的人,因而有着他们自己的意愿和兴趣。尊重幼儿游戏的氛围和游戏中的想象、探索、表现、创造。本案例中,幼儿说:“老师,游戏完了吗?我们可以自己玩了吧?”体现了教师没有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
(2) 以间接指导为主。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的游戏是对幼儿生活的反映,其生活经验是幼儿游戏的基础和源泉。观察并合理参与幼儿游戏,教师对幼儿的观察不仅 是为幼儿创设游戏环境、进行游戏准备的基础,而且还是教师参与幼儿游戏、进行游戏指导的前提。本案例中,教师直接指定某几个幼儿扮演蝴蝶和花朵,扼杀了幼 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1 2 3 4 5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