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6
xredued04
二、材料分析题
1.【参考答案】
要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前就要认真做准备,可以先回答下列问题:
为什么这节课(这个环节)要进行小组合作?不用行吗?
如果要用,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
教师该如何点拨、引导?
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三种具体的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
小学科学学习中,哪些内容适合进行班级集体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哪些内容适合学生个人自学?
要 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有所选择,从而避免一些形式主义的做法,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课中,当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教师不是等待,不是观望,更不是干自己的 其他事情,而是深入小组当中,了解学生合作的进程,讨论的焦点,等等,为下一个环节的安排做好充分的准备,担负着更大的管理和调控的职责。
2.【参考答案】
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注意对小组合作学习中探究的方法、规则的指导和点拨。
比如,在小组合作探究前先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关于这两袋粉末,你有什么问题?”
让问题来自学生,自然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在开始探究前先让学生说说“你们准备采用什么方法?”先让学生简单描述自己的设想,这对更好地完成小组合作学习很重要。
在小组合作前,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学生才知道如何去开展活动,才知道如何进行密切的合作,提高合作的效率,才能使小学合作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能,真正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发展。
最后汇报交流前还应该让学生也说说“交流汇报前我们要注意什么?”这样使学生体会到交流汇报是在分享劳动成果,要学会赞美,学会理解。更重要的是,去品尝成功的快乐,坚定了继续研究、探讨的信心。同时也把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规则自然而然地渗透其中。
3.【参考答案】
方式一是比较传统也是大多数老师会采取的方式,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课堂显得井然有序,但学生可能发现不了蚂蚁的更多的特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得不到发展。
方 式二从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角度出发,比方式一处理恰当一些,教师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成为学生亲密的伙伴,学生在这 种氛围中学习势必比较主动好学。当然,采用方式二特别注意的是不能忽视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作用,教师可以让学生抓蚂蚁,在地上观察蚂蚁,但教师要同时给予观 察方法的指导,观察或游戏完了,还应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研讨。
三、教学设计题
1.【参考答案】
(1)引入
教 师:同学们,课外我们到树林里去观察了许许多多的植物,特别对于大树的观察,同学们不仅获得了关于这棵树有根、茎、叶、花、果方面的事实性的知识,如它的 根深深地埋藏在泥土之中,树干很粗,叶子成手掌状等。而且了解到树叶生长与衰老并存。今天,你们打算重点观察什么?(补全课题,板书:各种各样的叶)
注:通过展示交流,学生对叶子的特点有了初步认识(各种各样的),这为下一环节的活动奠定了基础,激活了课堂气氛。
(2)观察探究
观察①:重点——叶的形状
注:通过分组学习、讨论、研究,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初步构成,又能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观察②:叶子的组成,叶的边缘
注:这一环节体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
观察③:叶子的颜色、大小,叶的共同点
(3)展示叶画
同学们,拿出你们精心设计的叶画,让大家共同欣赏吧!
注:这一环节检查了学生的作业,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
(4)课堂深化
今天拿来这么多的叶子,你们是怎样收集到的呢?(有的同学回答说是在校园里摘的)
全班同学激烈讨论,结果是:采摘花木是错误的行为,学生代表总结并号召大家“爱护草木、保护环境、自我做起”。
(5)作业设计
请同学们拓印一片美丽的叶子。
2.【参考答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2)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3)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否是新物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培养证据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铁锈是不同于铁的物质,了解其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
能设计完整实验论证自己的推理猜想,并能坚持观察记录。
教学准备:
铁片、锈铁、铁锈、电路、磁铁、锤子。
教学过程:
(1)出示生活实例图片
很多的铁制物品被锈掉了,影响了我们的使用,要控制铁锈就要了解铁锈。
(2)观察铁锈,和铁形成对比认识
①提出问题,明确探究任务:铁锈是从铁变来的,那么铁锈是铁吗?学生回答。怎样证明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呢?
②取出铁、锈铁、铁锈(刮下来的),仔细观察回答,如何支持我们的看法?
③引导思路:要看铁锈是否是铁,除了观察等外,我们还要看铁锈是否拥有铁所具有的特性来验证,寻找证据借鉴课本资料实验探讨填写表格。(指出:是对比实验,注意可变因素的唯一性,以及实验注意点)
④反馈交流探讨结果,展示填表。如何用你的发现说明你的看法?
⑤小结:我们通过观察和敲击、导电、磁铁的吸引等实验得到的结果都说明铁锈不是铁,是铁产生的一种新物质,那么就是一种化学变化。铁是和什么发生的化学变化呢?这是我们控制铁锈的关键。
(3)探索铁锈的成因
①教师提出问题:铁锈是铁和什么发生的化学变化呢?也就是铁锈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②学生大胆讨论猜测。
③制订研究计划。
④交流研究计划,相互质疑补充。(对研究命题做出指导,通过比较铁为什么生锈?
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与学生单一猜想问题做出比较,指导问题选择的可行性,人员分工等)
(4)总结
①下周我们再上课的时候,相信同学们对铁锈形成的研究会有不小的收获,我们还可以获取避免生锈的方法。
②阅读相关资料——铁为什么会生锈。
培训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教育教师资格证培训名师带你轻松备考,掌握考点!各省考试介绍入口,点击查看更多考试政策>>
热门课程:幼师笔试精品课程 | 小学笔试标准课程 | 中学笔试标准课程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337331076 |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