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实施》章节习题:小学课堂教学

2015-10-16 xredued04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教学中的实物主要是指实物、模型、标本以及实验、参观等,如利用火柴棒来帮助一年级学生学习算数。
2.D【解析】课堂教学情境的特征主要有:基于生活;注重形象性;体现学科特点;内含问题;融入情感。
3.C【解析】对比性原则不属于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其他三项均是教学创设的基本原则。
4.B【解析】题干体现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真实性原则。
5.D【解析】诱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保证新设情境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积极思考。
6.A【解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利用实物直观演示,创设特定情境。这是运用实物演示情境。
7.B【解析】借助图画再现情境,是指教师借助课文插图或特意绘制的挂图、剪贴画、简笔画等,将课文语言文字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再现课文情境的技能。
8.D【解析】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这就是扮演角色体会情境。
9.A【解析】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10.B【解析】l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该书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11.C【解析】班级授课制中无论用什么教学方法,都难以适应所有学生,而只能适应部分学生。
12.A【解析】班级授课制是我国当前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13.A【解析】根据上课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不同,课可以划分新授课和巩固课等。
14.B【解析】在古代教育中,教学组织的基本形式是个别教学,体现了古代教学速度慢、效率低的特点。
15.D【解析】班级教学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新课程的实施要求革新传统的以“教”为本的班级授课制,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班级授课制仍是我国小学采用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
16.A【解析】现场教学是教师组织学生到事情发生、发展的现场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
17.C【解析】题干阐述的是复式教学,它适用于学生少、教师少、校舍和教学设备较差的农村以及偏远地区。
18.C【解析】上述是对贝尔一兰喀斯特制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阐述,又叫导生制。
19.D【解析】题干阐述的是道尔顿制的教学组织形式。
20.B【解析】外部分组,即取消按年龄编班,按学生的能力或某些测验成绩编班。
21.A【解析】内部分组,即在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再根据学生的成绩将他们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小组。
22.C【解析】特朗普制是美国教育家劳伊德•特朗普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形式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个别自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
23.A【解析】题干是对教学策略含义的阐述。
24.D【解析】课堂教学策略的特征有:操作性、指向性、整体综合性、调控性、层次性、灵活性。
25.B【解析】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运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是讲授法。
26.B【解析】题干是对讲授法含义的阐述。
27.B【解析】参观法是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到一定的校外场所——自然界、生产现场和其他社会生活场所,使学生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研究获得新知识的方法。
28.C【解析】讲授法容易造成“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效果,不利于因材施教。
29.B【解析】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和巩固知识的方法。
30.C【解析】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具体途径。
31.D【解析】题干阐述的是演示法的概念。
32.A【解析】实习作业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该方法与实践探究法容易混淆。实践探究法更侧重于运用实践的方法获取新的知识。
33.A【解析】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是: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教学时间、设备和条件;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34.B【解析】课堂总结又称课堂结尾,是在一堂课即将结束的几分钟时间内,师生共同对课堂所蕴含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进行总结。
35.D【解析】课堂总结是一节课教学的最后环节。它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总结和检验,是一堂课的点睛之笔,并非可有可无。
36.A【解析】课堂总结主要体现在知识点总结、方法总结和对学生的评价上。
37.C【解析】课堂总结应是言简意赅的,教师在课堂结尾只需抓住本堂课最本质、最主要的内容,要简明扼要。
38.C【解析】在教学时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教材中所提出的要求,让学生在伟大人物的传奇故事中感悟,在充满激情的诗歌中陶冶,在情感体验中自觉地意识到培养良好道德、健康心理的重要性。这就是激励情感式。
39.A【解析】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是在课堂这一特定的环境中,教师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活动方式。
40.B【解析】采用经验导入能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知的素材为出发点,通过教师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谈话或提问,以引起回忆,自然地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41.A【解析】直接导入是指教师上课伊始直接阐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并自然有效地导向教学内容。题干中张老师的导入方法就是直接导人。
42.D【解析】D项不属于教师教学导入行为的原则。
43.A【解析】疏导提问是为了疏通学生的思路而设计的带有搭台阶性质的问题。
44.D【解析】以上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评价中所突出的标准。
45.D【解析】结课的功能有:条理化、系统化功能;巩固强化功能;激趣开智功能;教学过渡功能。

1 2 3 4 5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