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0
xredued04
9.【参考答案】
(1)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指医师通过言语或非言语交谈建立起与学生的良好关系,应用有关心理学和医学的知识指导和帮助学生克服和纠正不良的情绪障碍、认知偏见以及适应问题。心理治疗对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有较好的效果。
(2)药物治疗。
对于焦虑症较为严重的学生,可采用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常用来治疗焦虑症的药物有安定类药物(如劳拉西泮、阿普唑仑等)、抗抑郁药(如帕罗西汀等)。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可辅助心理治疗,达到增强治疗效果的目的。
10.【参考答案】
(1)强迫观念。患者反复想象、回忆、思考一些想法,比如怀疑、穷思竭虑等。患者虽明知不可能,没有必要,毫无意义,却不能克制,并激起情绪紧张和恐惧。
(2)强迫行为。患者反复做一些没有必要的行为,如反复检查、反复洗手、反复计数以及仪式性动作等。患者明知不对,没有必要反复去做,但无法控制不去做。
11.【参考答案】
(I)心理治疗。
心 理治疗首先解除学生对自己强迫症状的紧张和害怕焦虑,对自己的症状要采取不理、不怕、不对抗的态度,一定要顺其自然,这是打破恶性循环的关键。其次是个性 的重新塑造,改变自己的不良人格结构,树立起自信,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积极、乐观、无畏、果敢的思维方式。适合强迫症的心理治疗有行为疗法、认知疗 法、森田疗法等。
(2)药物治疗。
目前的抗强迫药物都是抗抑郁药,而抗抑郁药物往往也可以治疗焦虑,有些抗精神病药也可以治疗抑郁、强迫,因为这些药物都可以作用于大脑的5-HT、DA等多种神经递质,而这些神经递质和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的发生均有密切的关系。药物主要有帕罗西汀、氟西汀等。
12.【参考答案】
(1)网络自身的诱惑。
由于网络丰富多彩的信息、娱乐内容,有些学生在几次链接后就迷失了原来上网的目的。很多学生本来只想上几分钟的网,但是经过几次链接之后就不由自主地被网页上的内容所吸引;本来想再浏览5分钟就结束,结果数十个5分钟后仍不愿离开计算机。
(2)相关制度、法规不健全。
学校管理制度不健全,政府法律法规滞后,社会上“黑网吧”数量较多,都为网络成瘾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3)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缺少情感温暖、理解,而显现出较高的拒绝、否认和严厉惩罚,使得孩子在家庭中缺乏温暖和理解,转而求助于网络。
(4)上网者自身因素。
学生自身人格缺陷、承受力较弱,成就感缺失,通过上网逃避现实,获得虚拟的成功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等。
三、材料分析题
1.【参考答案】
(1)杨蒙的这种症状是一种考试焦虑问题。
(2)杨蒙的考试焦虑主要与考试失败以及老师的批评有关系。
常用的训练方法:①调整自我认识法;②自信心训练法;③放松训练法;④系统脱敏法。
2.【参考答案】
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发展性心理问题;二是障碍性心理问题。发展性心理问题主要包括学业发展、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障碍性心理问题主要包括抑郁症、强迫症、考试焦虑症以及恐惧症等方面的问题。
3.【参考答案】
(1)三毛由于犯错被老师用错误的方式惩罚,自尊心受到伤害,对上学产生恐惧心理。在中学,恐学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是通过明显的焦虑和躯体症状的结合而体现出来的对上学的非理性的紧张和恐惧。
(2)恐惧症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一般有情境治疗、认知疗法、森田疗法和药物治疗。
培训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教育教师资格证培训名师带你轻松备考,掌握考点!各省考试介绍入口,点击查看更多考试政策>>
热门课程:幼师笔试精品课程 | 小学笔试标准课程 | 中学笔试标准课程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337331076 |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