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0
xredued04
16.C【解析】认知疗法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产生,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求治者的不良认知,从而矫正并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
17.C【解析】阿尔伯特•艾利斯是美国心理学家,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
18.B【解析】理性一情绪疗法认为不合理信念及认知,即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直接起因。
19.D【解析】合理情绪疗法是由艾利斯在美国创立,它是认知疗法的一种,因此采用了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故又被称为认知行为疗法。
20.A【解析】在情绪ABC理论中,B代表信念,是指人对诱发事件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
21.C【解析】在情绪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信念,是指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C代表结果,即症状。
22.B【解析】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倡导者和创始人为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来访者中心疗法认为,任何人在正常情况下都有着积极的、奋发向上的、自我肯定的无限的成长潜力。
23.A【解析】学校心理辅导针对的是正常学生群体,而不是个别学生。
24.C【解析】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这种方法不只适合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
25.A【解析】心理健康素质和能力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种方法共同实施,同时需要长期的努力。
二、简答题
1.【参考答案】
心理辅导是指心理辅导者与受辅导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并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改变自己的不良意识和倾向,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迈向自我现实的过程。
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学会调适,二是寻求发展。
(1)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调节”处理的是个人内部精神生活各方面及其相互关系,调整的重点是人的内心体验。“适应”处理的是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包括人际关系)问题,调整的重点是人的行为。
(2)寻求发展就是要引导学生确立有价值的生活目标,担负起生活责任,扩展生活方式,发展建设性人际关系,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良好的社会功能,过积极而有效率的生活。
这两个目标中,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发展性辅导。
2.【参考答案】
(1)开设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为主的有关课程。
(2)开展个别心理辅导活动。
(3)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活动课。
(4)结合班级、少先队活动开展心理辅导。
(5)开展小组辅导。
(6)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的内容。
(7)进行对学生家庭的心理辅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