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0
xredued04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和特长,开发学生的智力,根据学生自由选择参加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2.B【解析】《学记》中提出的“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体现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育思想。
3.A【解析】校外、课外活动是一种正规的教育活动。
4.D【解析】由教育实践可知,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都是正规的教育活动,且方向一致,相互补充。
5.B【解析】学生是课外活动的主体;教师是课外活动的指导者、辅导者,对学生活动的组织起辅助作用。
6.A【解析】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处于启发指导的地位。
7.C【解析】课外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主要包括三个环节:选题、制订活动计划以及活动的实施与总结,其中活动实施是课外活动的中心环节。
8.A【解析】题干所指的是科技活动。
9.D【解析】对诗歌进行评价属于课外活动中的文学艺术活动。
10.A【解析】技术小组是以实践为主的兴趣小组,注重使学生掌握劳动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某些专业技术。
11.C【解析】个人活动是学生在课外根据个人爱好、特长进行的单独活动。它往往与小组或群众性活动结合在一起进行,由小组或班级分配任务,根据个人的兴趣、才能,单独地进行。
12.C【解析】小组活动是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13.B【解析】登山、划船、游泳、滑冰等运动属于体育活动。
14.D【解析】文学作品讨论会和某门学科最新动态报告会属于各种类型的学科活动,是课外活动的常见形式。
15.A【解析】课外活动是学生自愿选择、自愿参加的活动,其基本特点是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性。
16.A【解析】社会活动是让学生走出学校接触社会,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实际情况的教育活动。显然,打扫校园不属于社会活动。
17.A【解析】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在教育目的上是统一的,其他选项均不正确。
18.A【解析】课外活动可以照顾到学生个体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19.D【解析】题干所描述的是学校教育的概念。
20.B【解析】教师和家长是平等的教育主体,在教育学生上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1.C【解析】家访是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它能使双方感情融洽,在对孩子的教育上达成共识,也有利于双方对学生有更全面、准确的了解,从而相互配合,携手对孩子进行切实有效的教育。
22.A【解析】班级家长会是一种传统的家校合作方式,其主要目的是使家长与班主任及学科教师直接面对面地集中沟通,交流意见或建议,增进相互理解与支持,共同为学生进一步发展协调配合。
23.C【解析】教育观念的选择应该依据观念的正确性进行,而不是家庭成员的身份。
24.B【解析】家长学校是组织学生家长学习进修的教育机构。家长学校包括学校内和校外社区举办的。
25.C【解析】题目考查的是狭义的社会教育的定义。它是指学校和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
26.B【解析】学校保持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具体可归结为依托社区的教育委员会和建立校外教育基地两种形式。班级网络和家长学校是学校与家庭协调的形式。
27.B【解析】在这个教育合力中,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因为学校教育有专门的教育目的、课程、教师、学习时间等,在各种教育中,学校教育有明显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