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九

2016-02-29 xredued04


4.【答案】D。解析: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主要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

5.【答案】C。解析: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6.【答案】C。解析: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

7.【答案】A。解析:班主任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这种了解方式最为直接,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是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

8.【答案】A。解析: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9.【答案】C。解析:教师主导作用的正确发挥,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10.【答案】D。解析:课程表是学校成员活动的时间表,因此它是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的重要条件。

11.【答案】D。解析: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指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到另一种学习之中。由“石”到“磊”字的学习属于这种具体迁移。

12.【答案】D。解析:布鲁纳建立了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3.【答案】B。解析:《教育漫话》是洛克的代表作,题干中的话就出自这本书。

14.【答案】D。解析:审美需要属于成长需要。

15.【答案】D。解析: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指由诗文加工而形成的有关诗文意境的画面,是一种想象过程。

16.【答案】A。解析:在非指导性教学中,对讨论负有主要责任的是学生,教师只是做些非指导性应答以引导或维持讨论。

17.【答案】A。解析: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途径包括自主、合作、探究。

18.【答案】B。解析:形式训练说认为学科学习的意义在于学习过程。

19.【答案】D。解析:德育的实施顺序要依据个人特点和需求进行。

20.【答案】B。解析: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的《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做阐述。

二、辨析题

1.错误。解析:国家课程侧重于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共同素质,在实施上具有强制性。

2.正确。解析:班级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础组织。是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班级形成的基础就是要 有明确的共同目标。班级目标对班级建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获得学生对班级发展的认同和支持;有利于引导班级发展方向,协调班级成员间的言行;有利于 激发班级成员努力进取的行为动机;还可作为设计与选择班级活动的依据以及班级实施监督与考评的标准。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班级奋斗目标。班级的奋斗目标一 般可分为近期的、中期的和远期的三种,目标的提出应由易到难、由近到远、逐步提高。教师应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培养目标和班级群体的现实发展水平制 定适当的明确的奋斗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班级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

1 2 3 4 5 6 7 8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