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十

2016-02-29 xredued04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解析: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的科学,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教育问题的发展。

2.【答案】B。解析: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3.【答案】C。解析:学校绩效是学校功能发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标志。

4.【答案】B。解析:这是个体身心发展不平衡性的表现。

5.【答案】C。解析: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总的要求,是国家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体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6.【答案】C。解析: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心和核心工作。

7.【答案】D。解析: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8.【答案】C。解析: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9.【答案】A。解析:合作模式最能体现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10.【答案】D。解析:“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反映了家庭教育的针对性。

11.【答案】D。解析:原型启发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意指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产生新的设想和创意。原型启发是一种创新思维方法。

12.【答案】D。解析:培根于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

13.【答案】D。解析:“学不躐等”意为学习不能超越次第,反映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14.【答案】A。解析:教师进修提高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是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在本校组织的活动中学习提高。参加函授、电大课程学习、参加自学考试、脱产学习属于其他辅助方式。

15.【答案】C。解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意思是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口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这说明情绪的一极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为另一极的。

16.【答案】D。解析:心理辅导的目标主要是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

17.【答案】D。解析:分析学习结果是教学评价的内容。

18.【答案】C。解析: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一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19.【答案】B。解析:自然实验法不属于描述性研究方法。

20.【答案】D。解析:略。

1 2 3 4 5 6 7 8 9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