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综合素质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综合素质题库> 中学综合素质

2016教师资格证统考中学《综合素质》热门考点:5.3阅读理解能力

2016-03-14 xredued04


六、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

(一)什么是推断

根据上下文进行合理推断,是阅读材料之后的一种发挥和再创造过程,是一种根据已知的事实或前提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新判断的能力。它必须遵循“原文”至上的原则。任何推断都不是空穴来风,都必须从材料本身出发,从材料具体内容出发,是材料的生发与拓展。

原材料中需要“推断”的内容,主要有以卜情况:①材料没有直接给出现成的结论。

②作者在材料中对某一方面事物的发展暗示了一种倾向。

③材料包括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对这些材料的综合可以推测出某一方面的发展。④作者对某些观点或现象的个人看法,或对某些事物的评价态度。

⑤结合现实社会生活或科技发展等有关常识,可推测某一新的发现、认识的前景。

推断有归纳概括性推断和理解性推断两种。推断要有根据,不可主观武断,原因(条件)与结果之间要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想像要合理,合乎事理、情理。

推断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面对归纳性推理,要根据材料中相关信息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出概括性的结论。

②面对理解性推理,要分析材料的外在意义,体悟作者内在的思想倾向;把握作者行文脉络、内在感情的变化,推断深层的意蕴。

(二)技巧分析

1对材料整体内容的全面理解,对基本信息的准确提炼

首先应在整体阅读的前提下,把握全文的基本思想倾向、观点态度,筛选出文中的有关重要信息,注意不同观点之问的区别及作者对它们的评论或看法。

2抓住文章中的隐含信息

挖掘有关材料或信息中的隐含信息,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或者是材料对某一方面的问题没有明确的说法,或者是作者对问题的发展做了一定的暗示,或 者是命题者对某一问题变换了一个角度.或者在材料的分析总结中临时借用了某方面的材料、观点,或者是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变换,等等。

3注意一些关键语言环节

语言形式的提示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应密切关注,抓住了某些关键词语也就可能找到了打开思路的钥匙。如表时间、趋向、主次、判断、因果、类比、总结概括 等语句,句式上的因果、转折、条件等。材料中要点设置的常见语言形式有:今后将成为主要方面,有望在近期获得解决,有可能实现,……是绝对不可能的,将有 重大意义,因此人们产生了某方面的想法,只有……才能有某方面的结果,必须……否则将不能实现,……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作者对这一点是持否定(肯定)态度 的,可以进行某项试验,已经找到了某方面的方法(结论、线索),与某种现象(做法、问题)一样此问题也将成为……等等。

1 2 3 4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