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6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十九:认知过程

2016-07-15 xredued04


除了上述因素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六、想象

(一)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二)想象的分类

1.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1)有意想象:也称随意想象,指有预定目的和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它包括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等。

(2)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

2.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依据词语的描述或符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2)创造想象: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3.幻想、理想和空想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它是创造想象的准备阶段和特殊形式。

如果幻想是以现实为依据,并指向行动,经过努力最终可以实现,那么它就变成理想。

如果幻想完全脱离现实,毫无实现的可能,就成为空想。

理想能鼓励人向上和进取,是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动力,而空想往往会把人引向歧途。

(三)想象的功能

1.预见功能;

2.补充功能;

3.替代功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