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6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十九:认知过程

2016-07-15 xredued04


2.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

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在稳定注意的条件下,感受性也会发生周期性地增强和减弱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做注意的起伏,或叫注意的动摇。注意的起伏周期一般为2、3秒至12秒。

与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注意品质是注意的分散,也叫分心。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

3.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注意的转移不同于注意的分散,转移是根据任务的要求,是主动进行的,分散则离开了当前的任务。

4.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活动。

四、记忆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也可以说是人脑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过程。

(二)记忆的分类

1.记忆按其内容可分为:

(1)形象记忆:对感知过的事物具体形象的记忆;

(2)情景记忆:对亲身经历过的事件的记忆;

(3)情绪记忆: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

(4)语义记忆:又叫逻辑记忆,即对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

(5)动作记忆: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技能的记忆。

2.记忆按保持时间可分为:

(1)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是极为短暂的记忆。

瞬时记忆的时间极短,一般是0.25~1秒,最长不会超过4~5秒。

(2)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但一般不会超过1分钟。

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为7±2个组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