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6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教育知识与能力:重要知识点:学习动机

2016-07-15 xredued04


(2)学习动机的激发

A、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B、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C、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D、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 原因:另一 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哪怕这时的归因并不真实。一般而言,无论对优生还是差生,归因于 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

三、掌握部分

1、运用学习需要形成的两条途径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一是直接发生途径,即因原有学习需要不断得到满足而直接产生新的更稳定更分化的学习需要;一是间接转化途径,即新的学习需要由原来满足某种需要的手段或工具转化而来。

利用直接发生途径,主要应考虑的就是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由于认知内驱 力是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因此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有利于培养新的学习需要。为此,教师应耐心有效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精心组织信息量大、有吸引力 的课堂教学,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了解到知识的价值,以形成掌握更多知识、探究更深问题的愿 望。

从间接途径考虑,主要应通过各种活动,提供各种机会,满足学生其他方面的要求和爱 好。就各种课外活动小组而言,很多参加的学生,最初可能并不是由于对某一门学科的爱好,而很可能是追求活动中的娱乐和与同伴交流的快乐。但是在逐渐活动的 过程中,原来的对娱乐、游戏等要求的满足,就转化成了新的学习需要。

2、分析需要层次理论对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的启发作用

需要层次理论代表人物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低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进入更高层次以至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

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从学习心理的角度看, 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现。因此,可以说自我实现是一重要的学习动机。需 要层次理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由于某种低级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而正是这些因素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所以,教师不 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

3、分析成败归因理论对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的启发作用

人们做完一项工作之后,往往喜欢寻找自己或他人之所以取得成功或遭受失败的原因。维 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 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它的理论与实际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因果关 系;二是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征;三是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正因为如此,在实际教 学过程中,运用归因理论来了解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

1 2 3 4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