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16
xredued04
3)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身心发展总体特征,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矛盾的重点,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4)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不平衡性是指在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并不是完全与时间一致的匀速运动,在不同的年龄段,其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是有明显差异的。
5)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互补性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它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如失明者通过视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
6)人的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即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顺序性以及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上是相同的,具有相对稳定性。
7)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在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中,由于遗传、环境、教育和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不同,他们在身心发展上存在着个别差异。
5.少年期的教育尤为艰巨,他需要教育者的机智、艺术和对心灵的呵护。
第一,重视青春期教育。第二,丰富精神生活。第三,鼓励独立判断、独立思考。
6.针对青年期初期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教育者应该做到的
第一,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
第二,树立事业心、责任心,提高从事社会职业的素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第三,正确处理友谊、爱情和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