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16
xredued04
2.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及知识结构的网络概念
传统的教学常常采用“自下而上”的教学设计,按知识的层次结构,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展 开。建构主义者认为,这种教学设计是使教学过于简单化的根源。他们提出了“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思路,即教师首先提出整体性学习任务,让学生自己尝试着将 整体任务分解为各个子任务,自己发现完成各级任务所需的相应知识技能,并通过自己的思考或小组探讨,在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使问题得到解决,完成学 习任务。
3.情境性教学
建构主义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向学习者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强调具体情境中形成的具体 经验背景对建构的重要作用。由于具体问题的解决往往涉及多个学科,因此他们主张弱化学科界限,强化学科交叉。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应展示与实际问题解 决相类似的探索活动。另外,他们还认为这种教学不需要再搞独立于教学过程之外的测验,因为解决具体问题本身就已反映了学习效果。
4.支架式教学
他们借用建筑行业的脚手架概念形象地提出了支架式教学这一教学模式。教师先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支架(指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管理、调控),通过支架逐步把管理、调控学习的任务转移给学生自己,然后逐步撤去支架,让学生独立探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