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5教师资格证国考《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专家预测卷及答案(一)

2015-09-01 xredued04


20.A【欣瑞教育解析】情绪的外周理论指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人是因为哭了才发愁,因为动手打了才生气,因为发抖才害怕”反映了这点。

21.D【欣瑞教育解析】双轨学制主要存在于19世纪的欧洲国家,英、法、前西德等欧洲国家的学制都属于此类型。

二、辨析题

22.错误【答案要点】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而且也是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人际交流能力。

23.正确【答案要点】动机是激励和维持人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因。动机本身不属于行为活动,它是行为的原 因,不是行为的结果;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不能直接观察,但是可以通过任务选择、努力程度、活动的坚持性和言语表示等行为进行推断;动机必须有目标, 目标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动机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功能。

24.错误【答案要点】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所谓有意义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 知识能够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当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合理地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便发生了。接受学习则是在教 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由此可见,有意义学习和接受学习并不矛盾,教师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25.正确【答案要点】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 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教育目的是国家或政党制定教育方针的前提,一定的教育方针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因而教育目的与教育 方针的关系,可以看成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三、简答题

26.【答案要点】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的途径主要有:

(1)在社会上和校园内,必须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作风。

(2)在校内,必须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规则并严格加以执行,以及努力创立进修、培训等有利于教师发展,有利于教师实现其自身价值的条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