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1
xredued04
(3)良好的校风建设、提高福利待遇等措施也会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产生积极的影响。
(4)要形成科学教育观,这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通过自身的教育实践验证并发展这些知识。
(5)注意向他人学习,如观摩优秀教师教学、学习其他教师的好经验,增强教师的自信心。
(6)教师要注意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27.【答案要点】(1)综合性。体现在学科综合、时空综合、学习方式方面的综合。
(2)实践性、活动性。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亲身经历,要求学生在各项活动中通过“做”“考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开放性。课程的时空是开放的,同时不是单一的学习方式,学生必须从观察中学,从访问中学,从劳动中学,从实验中学,从画中学,从唱中学,也就是在活动中学。
(4)生成性。生成包括学生活动主题的生成、活动过程的生成。但是要注意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5)自主性。学生是课程实施的主体,从活动主题或课题的提出,到活动方案的制订,再到活动的实施,都应该让学生自主活动。
(6)课程性。这些特点体现在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实施、地位和管理等方面。
28.【答案要点】(1)性格与气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起源上看,气质是先天的,一般产生在个体发生的早期阶段。性格是后天 的,它是人在活动中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反映了人的社会性。第二,从可塑性上看,气质的变化较慢,可塑性较小,不容易改变。性格的可塑性较大,环境 对性格的塑造作用是明显的。第三,气质所指的典型行为是它的动力特征,与行为内容无关,因而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主要是指行为的内容,它表现为个体与 社会环境的关系,因而性格有好坏善恶之分。
(2)气质与性格又是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的。先从气质对性格形成的影响上来看。首先,气质会影响个人性格的形成。其次,气质可以按照自己的动力方 式,使性格特征具有独特的色彩。最后,气质还会影响性格特征形成或改造的速度。再从性格对气质的影响来看,性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变气质,使它服 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
29.【答案要点】1.客观性原则;2.教育性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4.系统性原则
四、材料分析题
30.【答案要点】(1)在目标定向上,小萌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暗自发誓要考出好成绩,至于好到什么程度就没太多想了。“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就不能够很好的激发学习动机,这是小萌学习中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