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5教师资格证国考《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专家预测卷及答案(四)

2015-09-01 xredued04


29.【答案要点】

(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各地中小学教师自发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动因是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学校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学生在成为一名独立的社会成员之前,要经历一系列发展中的矛盾与人生课题,儿童所经历的心理冲 突、矛盾和困扰,是比较特殊的。儿童迫切希望教师在尊重他们日益增长的独立性的前提下,给他们人生之旅以真诚的指导和帮助。从更积极的意义上说,心理健康 教育是要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地发展。

(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学生心理素质,可以为有效实施道德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背景。而且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动机和人格特征,可以间接地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和智力的发展,并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发展潜力。

四、材料分析题

30.【答案要点】

在该案例中,教师所教授的学习策略并没有被学生真正掌握,因此导致学生记忆的效果不好。该教师违反了学习策略训练的几条原则:

(1)主体性原则。任何学习策略的使用都依赖于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在该案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没有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2)内化性原则。教师在教授学习策略之后,还要训练学生不断实践各种学习策略,使学生逐步将其内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在新的情景中灵活应用。

(3)特定性原则。学习策略一定要适合于学习目标和学生类型。已有的一些研究发现,同样一个学习策略,年长的和年幼的、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学生,用起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发展水平来确定学习策略。

(4)自我效能感原则。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些机会使他们感觉到策略的效力及自己使用策略的能力。同时,教师要在学生具体学习时,不断向学生提问和检查,并根据这些评价给其评定成绩,促进其使用学习策略,以使其体验到使用学习策略的收获。

1 2 3 4 5 6 7 8 9 10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