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教知识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保教知识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发展》章节习题: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

2015-09-03 xredued04


6.【参考答案】
(1)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婴幼儿情绪发展主要依靠周围情绪气氛的熏陶。因此要保持和谐的情绪气氛,建立良好的亲子情和师生情。
(2)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情感。情感是在具体的活动中产生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活动来培养幼儿的情感。在游戏活动中创设情境,让幼儿不知不觉地融入角色,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3)成人的情绪自控。家长与教师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导师,是幼儿模仿与学习的对象。成人的情绪示范对幼儿情绪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肯定为主,多多鼓励;引导幼儿用语言或其他方式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正确运用暗示和强化手段。
(5)帮助幼儿控制情绪,可以采取转移法、冷却法、消退法。
(6)教会幼儿调节情绪的方法。在生活中,有必要教给幼儿有意识地调节情绪及其表现方式的技术,如反思法、自我说服法、想象法。
三、材料分析题
1.【参考答案】
儿童情绪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
(1) 情绪的社会化。儿童最初出现的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逐渐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社会化成为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儿童 情绪社会化的趋势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②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③表情的社会化。幼儿表情社会化的发展主要包 括两个方面:理解(辨别)面部表情的能力;运用社会化表情手段的能力。
(2)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从情绪所指向的事物来看,其发展趋势越来越丰富 和深刻。所谓情绪的日益丰富,可以说包括两种含义:其一,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其二,情绪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有些先前不能引起儿童体验的事物,随着年龄 增长,引起了情绪体验。情感的深刻化即指向事物性质的变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更内在的特点。
(3)情绪的自我调节化。情绪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受自我意识的支配。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能力越来越强。这种发展趋势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②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③情绪从外显到内隐。
2.【参考答案】
(1)案例中小颖具有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这是儿童理智感发展的重要表现。幼儿初期的孩子往往从问“这是什么”,逐渐发展到问“为什么”“怎么样”等。幼儿认识事物的强烈兴趣,不仅使他们获得更多知识,也进一步推动了理智感的发展。
(2)讨厌孩子提问或对孩子提问加以指责,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特别是智力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正确的教育措施是:要多为儿童提供能产生提问的情境和条件,并对儿童的提问高度关注,尽可能做出科学的解答,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为今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参考答案】
情 绪是伴随着人们的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它能激励人的行为,改变人的活动效率,对行为起着重要的动机作用。情绪动机有正反两个方面,积极的情绪可以提 高活动效率,起正向的推动作用;消极的情绪则会降低活动效率,甚至引发不良行为,起着反向推动作用。由于父母和保姆的教养态度不同,弘弘在保姆处“一切由 着他”的行为在父母处受阻,使他产生了一种焦虑感。弘弘就是希望通过吮吸手指来安慰自己,从而减轻紧张的心情。孩子吮吸手指,会成为阻碍其身心发展的障 碍,因此,必须引起家长和教师的足够重视。
矫治策略如下:
(1)创设温馨轻松的环境,缓解孩子的紧张压力。教师和家长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要寻找引起孩子紧张的环境并及时消除,创设一种洋溢着温馨气氛的环境,让孩子保持安定的情绪,这是帮助孩子克服吮吸手指坏习惯的关键一步。
(2)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在无事做的时候,最容易不知不觉地吮吸手指,因此,要丰富孩子的生活,转移、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在幼儿园,鼓励弘弘多与小朋友一起玩耍,体会集体游戏给他带来的快乐。
(3)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三岁的孩子已萌发了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告诉他把手放在嘴里很不卫生,让他懂得不把手放在嘴里的道理。当孩子稍有进步时,父母和教师要及时肯定他、鼓励他,以增强他的自信心和自制力。
(4) 采取孩子能接受的干预手段。在家里或幼儿园入睡前,可以为他设计好“放手的位置”,这样,时间长了孩子会自然而然地不去吮吸手指了。另外,还可以为他准备 创可贴,贴在他的小手上,并告诉他,小手受伤了,需要他来帮助它治病,当他觉得难受时,就鼓励他,小手需要保护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用亲切的方式影 响和感染孩子,对弘弘的吮吸习惯也会起到很好的矫治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