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9
xredued04
(2)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基本主张是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的最高宗旨,教育目的应当依据社会的要求来决定。社会本位的目的论主要反映的是古代社会的特征和要求。
(3)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认为,个人价值远高于社会价值,因此应当根据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持个人本位目的论的教育学家为数甚多,代表 人物有卢梭、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等人。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往往强调人的自然本性,希望教育按照人的本性而不是违背这一本性办事。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特色。
(4)教育无目的论。
教育无目的论主要是美国教育思想家杜威的观点。杜威教育思想中一个引人争议同时又独具价值的方面就是他的“教育无目的”理论。杜威曾经指出,“教育的过 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我们探索教育目的时,并不是要到教育过程以外去寻找一目的,使教育服从这个目的”,“我们假定教育的目 的在于使个人能继续他们的教育,或者说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继续不断生长的能力”。
四、材料分析题
【答案要点】在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到孩子们虽然已经掌握了一些合作的基本步骤和简单方法。但是,他们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1)游戏前商量不够充分。
协商是合作的前提,充分的协商能使接下来的合作变得更加顺畅和有效。
在结构游戏前,我们都给予幼儿一定的商量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中幼儿可以就搭建内容、搭建方式(包括使用何种建构材料、选用的颜色)、合作成员的分工等内容进行充分的商量。
但是,在游戏中,孩子们往往急于开始游戏,对于商量这个环节做得不是很充分。在案例中,三个孩子商量完毕,游戏开始了,姚诸悦第一句话就是对丁星或说:你 去拿绿色和黄色的百变积木,等会我们要用的。用何种积木、什么颜色,本来应该在商量阶段中,合作成员共同商议决定的。但是,由于他们没有做到充分的商量, 就开始了游戏,最后导致了这样的局面——搭建材料的选择成了姚诸悦一个人的决策。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督促幼儿做到游戏前充分商量:
①观察各组幼儿商量情况,锁定经常性商量不充分的小组,采取教师旁听指导的形式,引导幼儿充分商量。
教师的旁听可以是“隐蔽”的,尽量在不影响幼儿的情况之下留意听他们的商量情况。教师的“指导”应是及时的,如发现幼儿商量有何不足之处,应在他们商量环节结束后立即进行小组交流和引导。防止幼儿经过~段游戏时间后,忘记当时的商议情况而降低引导效果。
②用多媒体手段记录两组幼儿的商量、游戏过程。运用对比教育的手段告诉幼儿充分商量的重要性。并学习较好的一组是怎么商量的,达到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