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3
xredued04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概念的分类。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可将概念分为正概念与负概念。正概念是指反映事物具有某种质的规定性的概念,如成年人;负概念是指反映事物不具有某种质的规定性的概念,如未成年人。
2.A【解析】选项A中“教师”指整个教师集合体,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选项B中“亚洲国家”在这里专指印度,是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C选项中“方老师”是一个人,不是集合概念;D选项中“落伍者”对应前文的“谁”,是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
3.C 【解析】选项A中“人民群众”指全体人民群众,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选项B中“中国女排队员”指全体中国女排队员,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C选项中后一 个“鲁迅的书”专指《祝福》,是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是非集合概念;D选项中“我国的高等院校”指全体高等院校的集合体,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
4.A【解析】同一关系(全同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的关系。
5.B【解析】属种关系(包含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相重合的关系。
6.C【解析】交叉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和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相重合的关系。
7.D【解析】A选项,数的集合中除了正数和负数之外还有零,二者是对立关系不是矛盾关系;B选项,电脑与台式电脑是真包含关系;C选项,非国产手机与名牌手机是交叉关系;D选项,普遍与特殊是矛盾关系。
8.D【解析】A选项,机关与学校是不相容并列关系;B选项,小麦真包含于农作物;C选项,金属与非金属是矛盾关系;D选项,大学生与共产党员是交叉关系。
9.D【解析】启明星、太白星均指金星;火焰山位于吐鲁番;中国文学与艺术哲学是并列关系;长篇小说属于文学作品,后者是对前者性质的概括。
10.B【解析】A选项概括不正确,前后不是种属关系,限制不正确,前后不是属种关系;B选项概括和限制都正确;C选项概括正确,限制不正确,前后不是属种关系;D选项概括正确,限制不正确,前后不是属种关系。
11.B 【解析】本题考查概念问的相互关系。其中2个北方人包含1个黑龙江人,与1个广东人是全异关系,又知2个人只做客运业务,3个人只从事货物运输。因此最少 的人数是2个北方人同时包含黑龙江人和做生意中的两人,共5人,最多的是只有2个北方人中包含1个黑龙江人,其他的均不相互包含,因此为8人。
12.B【解析】与非“P且q”意思相同的应是“非p”或“非q”,所以正确理解应是“小李或不懂英语,或不懂俄语”。
13.C【解析】A、B、D项都和题干中表达的意思一样,是人与人同为一种职业身份,而C项“孙亮和李强是战友”表达的是一种人物关系。
14.B【解析】“小米和丽丽是舍友”这个命题对小米与丽丽之间的关系做了判断,判断她们是舍友关系,因此是一个关系命题。只有B选项是联言命题。
15.A【解析】题干是一个联言命题,选项A是假言命题,其他选项都是联言命题。
16.D【解析】题干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只有D选项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17.D【解析】该命题属于相容型选言命题,A选项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B、C项是不相容选言命题。只有D选项与题干判断相同。
18.A【解析】与非“P且q”的意思相同的应该是“非p”或“非q”,所以与“并非‘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意思相同的应该是“或者清者没自清,或者浊者没自浊”。
19.A【解析】如果题干所述为真,那么除了钻石之外的矿石都是可被刚玉刻痕的。只有工所述正确。
20.A【解析】根据这四个人的陈述可知,小林比小杨早,小夏比小袁早,小袁比小林早,从而可得小杨回来最晚。
21.A【解析】题干是一个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是前件,即p,“搞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是后件,即q。将A项划分可知,其逻辑步骤如
下:只有P,才q,如果q,则P,故选A项。
22.B 【解析】题干原意是如果业务精通,并且英语或法语流利,那么选派出国。小洪没有被选上,说明要么她业务不精通,要么英语和法语都不流利。即在原假言命题中 充分条件否定后件,则前件被否定,形成一个选言命题。在选言命题中,若对一个选言肢进行否定,则另一个选言肢必为肯定。B项符合此推理规则。
23.A【解析】“内正其心外修其行”是“表里如一”的必要非充分条件。A项“若能内正其心外修其行,则必能表里如一”是错误的,这种表述忽略了表里如一的其他条件,使前者成为后者的充要条件。
24.A 【解析】题干中断定了以下三个命题:(1)有些具有良好效果的护肤化妆品是诺亚公司生产的;(2)所有诺亚公司生产的护肤化妆品都是价格昂贵的;(3)所 有价格昂贵的护肤化妆品都是受到女士们信任的。由(2)和(3)可以推出“所有诺亚公司生产的护肤化妆品都是受到女士们信任的”,C项正确;再结合(1) 可推出“有些具有良好效果的护肤化妆品受到女士们信任”,B项正确;由(1)和(2)可以推出D项正确。只有A项不能从题干中推出。
25.C【解析】由题干可知,张村和李村都有非常勤劳的人,但是非常勤劳的人也有可能是其他村的人,所以A、B、D错误;显然有些非常勤劳的人是李村的,即有些非常勤劳的人不是张村的。
26.D 【解析】题干所述的观点是从小学习哲学有助于帮助学生对传统价值观提出质疑。这个观点的前提是学生能够理解某些哲学概念和理论,才能达到学习哲学发挥的这 种作用。所以Ⅱ是正确的。因为题干中肯定了学生应该学习哲学,也就是肯定了学习哲学起到的作用,也就是说认为对传统价值观的质疑是有益的。所以Ⅲ是正确 的。
27.A【解析】(1)和(2)是下反对关系,二者不能同假,必有一真。由三个断定只有一个为真,所以(3)为假,则可推出主任是上海人。进而可推出(1)为真,(2)为假。由(2)为假可推出,所有人都是上海人。
28.B【解析】本题是一道判断题。根据题干能够推出并不是所有的数学家都是教育家。
29.C【解析】演绎是从已知的一般性或普遍性的原理或结论出发,推论出个别的或特殊的结论的一种思维方法。
30.B【解析】根据联言命题的性质,联言推理的有效式包括:合成式、分解式、否定式。
31. C【解析】分析方法是指将事物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要素或层次,分别抽取其个别属性加以考察,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法。
32.D【解析】求因果联系的一般方法有: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
33.B【解析】归纳是指从许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的思维方法。本题为归纳法的应用。
34.A【解析】比较是将对象与对象之间进行对照,确定对象共同点和差异点的方法,即一种“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的思维方法。
35.B【解析】考查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推理的规则。“如果不到长城,就不是好汉”是一个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根据“肯定前件就能肯定后件”可知A、D错误,根据“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可知B正确。C项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由“否定前件就能否定后件”可知C错误。
36.A【解析】由题干“有评委给所有参赛者都投了通过票”,等值于“所有的参赛者都得到了该评委的通过票”,即所有参赛者都至少得了这个评委的这一张通过票,所以A项正确。
37.B 【解析】考查模态命题的推理。根据“并非所有……都”一“有的……不”,“不必然”一“可能不”,题干第一句话“并非任何战争都必然导致自然灾害”一“有 的战争不必然导致自然灾害”一“有的战争可能不导致自然灾害”。根据“不可能不”一“必然”,题干第二句话“不可能有不阻碍战争的自然灾害”一“所有的自 然灾害都不可能不阻碍战争”一“所有的自然灾害都必然阻碍战争”。
38.A【解析】考查模态命题的推理。“可能P”一“不必然非P”,即题干等值于“不必然并非所有灵长类动物大脑都具有额叶皮质”。
39.A【解析】考查模态命题推理。由“P”可以推出“可能P”。
40.B【解析】考查模态命题。不可能=必然不,故题干等值于“必然不是所有湖北人都喜欢吃辣椒”,“不是所有”=“有的不是”,故题干等值于“必然有的湖北人不喜欢吃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