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章节习题:班级管理

2015-10-20 xredued04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
2.A【解析】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
3.C【解析】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理论上的论证和分析,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
4.A【解析】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非直线式发展的静态过程。
5.D【解析】班级具有促进发展的功能,能够为班级成员的发展提供机会。
6.A【解析】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班级常规管理是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基本要素。
7.A【解析】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
8.B【解析】班级平行管理是指利用集体与个人相互影响的关系,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9.C【解析】题干是对“民主管理”的概念的阐述。
10.A【解析】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它的实质是在班级管理的全过程中,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使人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事务,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
11.B【解析】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其理论的核心是将传统的他控式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强调自我、自控的管理方式,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目的是更好地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
12.A【解析】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关系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它被视为班级发展的最高阶段。单纯地说班集体就是班群体,缩小了班集体的内涵。
13.A【解析】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班集体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识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明确的共同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
14.B【解析】班集体处于形成阶段时,同学之间开始相互了解,在班主任的引导培养下,涌现出了一批积极分子,班集体有了核心人物,开始协助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但是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尚未形成。
15.C【解析】发展阶段,班集体已成为教育主体。不仅学生干部,多数学生也能互相严格要求;教育要求已转化为集体成员的自觉需要,无须外在监督,已能自己管理和教育自己;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形成强有力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16.D【解析】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
17.A【解析】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则以及一定的活动纪律。
18.A【解析】教师在班集体的组建阶段,就应着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的建立工作,特别是接到一个教育基础较差的班级时,首先就要做好这项工作。
19.B【解析】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和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形成、巩固班集体和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
20.D【解析】良好的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的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良好的班风是评价一个班级好坏的重要依据。
21.C【解析】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设计并开展班级教育活动是其本职工作。
22.B【解析】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23.D【解析】班主任的基本素质包括心理素质、道德素质、能力素质和知识素质。
24.A【解析】交往是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班主任应悉心研究班级的人际关系,指导学生的交往活动。
25.A【解析】班主任是学校班级间互相联系的纽带,同时也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各方面教育力量的桥梁。
26.C【解析】班主任的工作是从了解和研究学生开始的,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做好其他教育工作的基础。
27.D【解析】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包括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和对学生群体的了解。
28.A【解析】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和结果。
29.B【解析】班主任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掌握的材料进行分析处理,并将整理结果分类存放起来,即建立学生的档案。
30.C【解析】建立学生档案一般包括四个环节,即收集、整理、鉴定、保管。
31.D【解析】班主任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包括做好先进生的教育工作、中等生的教育工作和后进生的教育工作,即全体学生的教育。
32.D【解析】后进生的心理特征主要有:不适度的自尊心;学习动机不强;意志力薄弱。
33.D【解析】组织班会时,班主任应做好“导演”而不是“演员”。
34.D【解析】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或一学年)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小结与评价。
35.A【解析】要解决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机制,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聪明才智,发扬学生在班级自我管理中的主人翁精神,强调师生合作、生生合作。

1 2 3 4 5 6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