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6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教育知识与能力:重要知识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6-07-15 xredued04


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临近,推荐中学教师资格证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评价目标】

1.识记心理发展、自我同一性、学习准备、最近发展区和关键期等基本概念。

2.理解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心理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自我意识及其发展。

3.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认知方式的差异,智商的含义,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4.评价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主要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识记部分

1、心理发展: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2、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3、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最近发展区:前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5、关键期:这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二、理解部分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因而从逻辑学中引进“运算”概念作为划分智慧发展阶段的依据:他把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思维也开始萌芽。

1 2 3 4 5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