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6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教育知识与能力:重要知识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6-07-15 xredued04


6、智商的含义:

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简称IQ。是由智力年龄(是根据智力测验计算出来的相对年龄)除以实际年龄(指从出生到进行智力测验时的年龄)后乘以100得来。

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简称S-B量表)。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

1936年,美国的韦克斯勒编制了另一套智力量表,包括学龄前智力量表、儿童智力量表和成人智力量表。该量表采用的智商是以同年龄组被试的总体平均数为标准确定的。

人们的智力水平呈常态分布(又称钟形分布)。绝大多数的人的聪明程度属中等。一般认为,IQ超过140的人属于天才,他们在人口中不到1%。

7、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

首先,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其次,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最后,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三、掌握部分:评价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一)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 段,其中前: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成功而合 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导致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发展健全的人格;否则,个体就会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导致人格向不健全的方向发展。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本态度,培养信任感。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1 2 3 4 5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