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16
xredued04
2.先行组织者技术
奥苏伯尔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 性。为此,他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 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辩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例如,奥苏伯 尔曾研究过先行组织者对学习有关“钢的性质”材料的影响。实验组学生在学习该材料之前,先学习了一个“先行组织者”,它强调了金属和合金的异同、各自的利 弊和冶炼合金的理由,!控制组学生在学习该材料之前,先学习一个有关炼铁和炼钢方法的历史说明材料以提高学习兴趣,但没有提供可作为理解“钢的性质”的观 念框架的概念。结果两组学生在学习“钢的性质”的材料之后,实验组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控制组。
事实上,接受学习是学习者掌握人类文化遗产及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主要途径。 在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下,学习者可以尽快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间接知识,而且所获得的知识是系统的、完整的、精确的、便于贮存和巩固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 中,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组织者”技术很有价值,教师应灵活地运用这一技术,以促进知识酌学习和保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建构主义是当代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 是:①客观主义——分析人类行为的关键是对外部事件的考察。②环境主义——环境是决定人类行为的最重要因素。③强化——人们行动的结果影响着后继的行为。 行为主义的客观主义观反映在教学上,则认为学习就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教育者的目的在于传递客观世界的知识,学习者的目标是在这种传递过 程中达到教育者所确定的目标,得到与教育者完全相同的理解。但行为主义者根本无视在这种传递过程中学生的理解及心理过程。信息加工的认知主义者,基本上还 是采取客观主义的传统,认为世界是由客观实体、特征以及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所构成。他们与行为主义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强调学习者内部的认知过程。教学的目标 在于帮助学习者习得这些事物及其特征,使外界客观事物(如知识及其结构)内化为其内部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在皮亚杰和早期布鲁纳的思想中已经有了建构的思 想,但相对而言,他们的认知学习观主要在于解释如何使客观的知识结构通过个体与之交互作用而内化为认知结构。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布鲁纳为首的美国教 育心理学家将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思想介绍到美国之后,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维果斯基在心理发展上强调社会文化历史的作用,特 别是强调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突出作用。他认为,高级的心理机能来源于外部动作的内化,这种内化不仅通过教学,也通过日常生活、游戏 和劳动等来实现。另一方面,内在智力动作也可外化为实际动作,使主观见之于客观。内化和外化的桥梁便是人的活动。所有这些都对当今的建构主义者有很大的影 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