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5教师资格证国考《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突破卷及答案(四)

2015-09-01 xredued04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

2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的目的在于影响和促进人的发展,培养人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

22、分心即注意转移。

23、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划分,记忆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24、美育就是指艺术教育。

25、德育过程即品德形成过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6、课堂问题行为的性质、类型及三种以上的处置方法。

27、试述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互相转化的基本条件。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B 4.B 5.C 6.B 7.B 8.B 9.B 10.C 11.A 12.C 13.D 14.A 15.B 16.C 17.A 18.C 19.B 20.D

二、辨析题

21.正确。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教育是一种有目 的地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 养的过程。动物界所谓的教育现象只是动物的一种生存本能。教育的目的在于影响和促进人的发展,培养人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确是教育 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

22.错误。分心是一种注意分散现象,而注意分散不同于注意转移。注意转移是指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的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另 一种活动上去。注意分散是由于个体劳累或其他因素,导致的注意力无法集中的现象,是被动而消极的,是需要我们采取措施加以控制的。

23.错误。根据记忆保持时间长短的不同,我们可以把记忆分成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的依据是记忆的内容,而不是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

24.错误。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美育通过音乐、美术、文学教育和 其他各种审美活动,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引导学生初步掌握一种艺术活动技能。美育的形式主要 有自然美育、生活美育、艺术美育和教育美育等四种形式。艺术美育是指通过艺术教育的手段所实施的美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可见,美育并不等于艺术教 育,艺术教育只是美育教育的一种形式。

25.错误。德育过程不等于品德形成过程。德育过程是教育者的一种教育过程,品德形成过程是主体与外界各种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1)思想品德形成 过程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双边活动过程。(2)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包括自发 地环境因素的影响;德育过程中学生主要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3)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结果看,品德形成可能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也可 能不一致;德育过程的结果,学生形成的思想品德与社会要求一致。联系:德育过程影响品德形成过程,品德的形成需要德育来促成。

1 2 3 4 5 6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