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2
xredued04
二、简答题
1.【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内容”。
【参 考答案】小学生 心理辅导的具体内容一般有五个方面:(1)健康与身体发展问题;(2)学校教育与生活问题(学习缺乏计划性、学习习惯欠佳、读书不专心、厌恶学习、逃学旷 课等);(3)人格问题(多愁善感、害羞、自卑、过分自信、粗心大意、缺乏同情心、与人不能相处、情绪不稳定等);(4)家庭与家属关系问题(父母独裁、 对子女不能控制、破碎家庭、与学校不合作的家庭等);(5)社会与道德问题(说谎、不礼貌、小偷小摸、常提绰号、打架、欺负女生等)。
2.【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途径”。
【参考答案】(1)开设健康心理辅导课。一般来说,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课多以班级为单位,面向全体小学生授课。教学辅导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学科知识的系统讲授,而在于预防心理疾病,促进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全面提高心理素质。
(2) 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要将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的目的、意义和要求,自觉地体现在学科教学之中,要充分发挥学科知识结构中有利于小学生健康心理形成和发展因素 的促进作用。(3)与德育工作、班级管理工作和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相结合。德育为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提供了目标,指明了方向;而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 能有针对性地对小学生进行及时辅导。、小学生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为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提供了有利的机会。组织者要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将 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相关能力的培养渗透其中,这对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是十分有益的,是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的重要途径之一。
3.【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学生德育的相关知识”。
【参 考答案】(1)在班级中建立良好的德育氛围。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给学生以积极的德育期待。教师可以利用班中的公开场合向学生解释对 班集体的期待。(2)利用学生集体对学生进行教育。可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可通过少先队组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3)结 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4.【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学生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
【参考答案】
(1)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注意新鲜、感兴趣的东西,要达到对事物清晰、精确、本质的认识尚需一过程。
(2)小学生记忆和注意的发展
小学生记忆能力迅速发展,表现在:从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逐渐向理解记忆占主导地位发展;从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发展;从具体形象记忆向抽象记忆发展。
(3)小学生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低年级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成分居多,高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成分居多。两种思维形式的转折大多发生在四年级前后。小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的自觉性、批判性、灵活性等品质较差。
(4)小学生想象的发展
小学生想象的有意性逐渐增强。想象由模仿性、再现性向创造性过渡,中高年级学生想象的创造性成分不断增加。想象由具有浪漫性向现实性过渡。
三、材料分析题
1.【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评价小学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
【参 考答 案】优点:上述片段中,教师重视唤起学生生活的回忆,引领学生亲近.文本,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在教师、文本、学生之间搭起了意义对话的桥梁。师生对文本 的作用是积极的,获取的信息是个性化的,学生的表达是发自内心的,整个学习活动是学生反复接触课文语言,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和同学对话,实现了多元对话的 过程。
缺点:片段中教师不管学生的答案与文本追求的价值观 是否一致,只要与众不同,教师就给予表扬,甚至是大力赞赏,容易引起学生的误解。新课程 追求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对改变唯一答案的弊端无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我们应该明确,这里追求的并不是违背文本和社会价值观的个性阅读。当学生的个性化 理解与文本和社会价值观发生矛盾冲突时,作为教师应及时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以上片段中,后三位学生的回答明显已经偏离了文本 追求的价值观,教师应及时引导:“这些只是乌鸦的几个小缺点,我们应该充分看到别人的长处”,有了这样的提醒,学生们就不会造成价值观的混乱了。对于学生 独特体验的尊重、理解应该以不违背文本和社会的主导价值为前提,应该合情合理。我们要尊重学生,但绝对不能丢弃正确的价值引导而是非不分。
2.【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辅导小学学困生的主要方法”。
【参 考答案】上述材料中的这位教师没有做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他没有给小新足够的思考时间,没有耐心地鼓励和指导小新,就急着让全班同学背出单词。教师可以 说:“你可能有点紧张,好好想想,再说一遍。“这个单词有点难,跟老师说一遍,你可以再背诵一遍吗?”简单的话语就可以给学生自信,也可以挽回学生的自尊 心。
当然,学困生的成功转化并非易事,做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发掘“闪光点”,树立学困生的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许,虽然学困生在学习方面稍差,但是他们在其他方面也有优势,比如擅长体育、音乐、美术,或是有乐于助人、爱劳动等优良 品质,所以教师要留心他们的言行,发掘他们的“闪光点”,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重新认识自我,肯定自我。
(2) 给学困生更多的关注,注重培养 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困生学习不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是学困生的智力就一定比其他学生差。因此,教师要让学困生意识到学习 不好是因为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了解到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同时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感受到自己也是被老师关注的,从而督促自己好 好学习。
(3)正确运用班集体的教育影响力,引导学困生自 省上进。转化学困生,集体的力量不可忽视。一方面,要创建一个班风良好、民主、融洽的班 集体,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大家相互理解,团结一致;另一方面,要开展各种互助小组,开展“集体带个人,以优带差”等活动,培养学困生团结互助、积极进 取的优良品质。
(4)对学困生的转化要有耐心,持之以恒。对此我们要有宽容的态度,除了用爱心去感化他们外,还要耐心地教育和期待他们,最终使他们转化成为一位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