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5
xredued04
21.下列不属于6~12个月婴儿的身体发展特征的是( )。
A.能够坐、站、趴
B.出现分离焦虑
C.能连续清楚地发出一些音节
D.有抓握反射
22.幼儿早期是指( )阶段,这两年中幼儿的身体发育比第一年稍慢。
A.1~3岁
B.2~4岁
C.3~6岁
D.7~8岁
23.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和特性,出生时并不齐全,而是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这说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总趋势是( )。
A.从笼统到分化
B.从具体到抽象
C.从被动到主动
D.从不齐全到齐全
24.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是( )。
A.匀速均衡发展
B.高速不均衡发展
C.年龄越小发展越慢
D.年龄越小发展越快
25.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在( )。
A.0~1岁
B.1~3岁
C.4~5岁
D.3~6岁
26.(2013年真题)婴幼儿手眼协调的标志性动作是( )。
A.无意触摸到东西
B.握住手里的东西
C.伸手拿到看见的东西
D.玩弄手指
27.下列哪种现象能表明新生儿的视听协调?( )
A.有些婴儿听到音乐会露出笑容
B.听到巨大的声响婴儿会瞪大眼睛
C.婴儿听到母亲叫“宝宝”就会去找妈妈
D.婴儿看到大人逗他说话,会一跳一跳表现出快乐的样子
28.“童言无忌”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是( )。
A.儿童心理落后的表现
B.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表现
C.“超常”的表现
D.父母教育不当所致
29.(2012年真题)婴儿喜欢将东西扔在地上,成人捡起来给他,他又扔在地上,如此重复,乐此不疲,这一现象说明婴儿喜欢( )。
A.玩东西
B.重复连锁动作
C.手的动作
D.抓握物体
30.人出生头2~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是( )。
A.手眼协调动作
B.独立性的出现
C.坚持性的出现
D.分离焦虑的出现
31.下列属于4~5岁幼儿心理发展特征的是( )。
A.爱模仿
B.个性初具雏形
C.抽象思维开始萌芽
D.开始接受任务
32.下列属于5~6岁幼儿心理发展特征的是( )。
A.认识依靠行动
B.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C.开始接受任务
D.最初步的生活自理
33.(2013年真题)由于幼儿是以自我为中心辨别左右方向的,幼儿教师在动作示范时应该( )。
A.背对幼儿,采用镜面示范
B.面对幼儿,采用镜面示范
C.面对幼儿,采用正常示范
D.背对幼儿,采用正常示范
34.下列说法中,对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年龄特征是绝对稳定的
B.年龄特征可以随意改变
C.稳定性和可变性是辩证统一的
D.年龄特征可跳跃发展
35.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共有两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这两个高峰期称为生长发育的突增期。第一个突增期在( )岁以前,第二个突增期是青春发育期。
A.1
B.2
C.3
D.4
36.婴儿看见物体时,先是移动肩肘,用整只手臂去接触物体,然后才会用腕和手指去接触并抓取物体。这是儿童动作发展中的( )所致。
A.近远规律
B.大小规律
C.首尾规律
D.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37.下列说法符合儿童动作发展规律的是( )。
A.从局部动作发展到整体动作
B.从边缘部分动作发展到中央部分动作
C.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
D.从下部动作发展到上部动作
38.幼儿的动作最初是从无意动作向有意动作发展,以后则是从以无意动作为主向以有意动作为主的方向发展,即服从( )。
A.大小规律
B.近远规律
C.无有规律
D.首尾规律
39.下列关于直立行走动作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儿童的直立行走动作是在无意动作基础上产生的
B.儿童的直立行走动作是在有意动作基础上产生的
C.儿童身体动作发展的趋势是翻身、抬头、坐、站、走
D.行走是本能的动作,无有意运动的成分
40.学前儿童先会走、跑,后会灵活地使用剪刀,这说明儿童动作发展具有( )。
A.整体局部规律
B.首尾规律
C.大小规律
D.近远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