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教知识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保教知识知识与能力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发展》章节习题:婴幼儿的发展

2015-10-15 xredued04


36.A【解析】儿童动作发展的近远规律是指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肩和腿部的动作,最后是手的精细动作。
37.C【解析】儿童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从整体动作发展到局部动作;从上部动作发展到下部动作;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从中央部分动作发展到边缘部分动作;从无意动作发展到有意动作。
38.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无有规律(从无意到有意)。
39.A【解析】儿童的直立行走是在无意动作基础上产生的,但是有有意动作的成分;儿童身体动作发展的趋势是抬头、翻身、坐、爬、行走。
40.C【解析】大小规律: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粗大动作开始,如走、跑、跳、踢、走平衡等,而后学会比较精细的动作,如吃、穿、画画、剪纸、玩积木、翻书、穿珠子等。
41.D【解析】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性的、弥漫性的,以后动作逐渐分化、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这种儿童动作发展的趋势称为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42.C【解析】高尔顿是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华生和斯金纳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格塞尔提出“成熟势力说”,认为在没有达到生理成熟水平之前,训练儿童去学习和掌握某种技能,效果是欠佳的,学习依赖于成熟所提供的准备状态。
43.D【解析】格塞尔认为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的成熟,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而学习只是对发展起一种促进作用。
44.A【解析】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的。
45.C【解析】潜意识是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个人不可能觉察的心理现象。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人的心理结构中最低级、最简单的因素,包括以性为中心的本能冲动以及出生之后的各种欲望。
46.C【解析】弗洛伊德认为,人格中本我、自我、超我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力量,本我追求快乐,自我面对现实,超我则追求完美,所以其间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47.B【解析】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婴儿期(0~1.5岁)面临的基本冲突是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
48.A【解析】霍尔是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斯金纳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吴伟士和施太伦是二因素论的代表人物。
49.B【解析】高尔顿和格塞尔是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华生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吴伟士是二因素论的代表人物。
50.A【解析】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华生是环境决定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51.C【解析】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核心是强化,他认为人类的学习是在做出某种行为后,受到环境或教育的某种强化而形成的。
52.D【解析】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
53.C【解析】孩子哭闹属于不好的行为,母亲呈现令孩子厌恶的刺激来抑制这种行为,属于惩罚。
54.A【解析】观察学习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提出来的。班杜拉认为人的学习主要是观察学习。观察学习是指人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
55.C【解析】题干阐述的是替代强化的含义。替代强化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
56.C【解析】“警示”教育是观察者通过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属于替代强化。
57.D【解析】根据替代性强化原理,当儿童发觉“坏人”通常不能得到好的下场时,为了避免这种不良后果,自己也会远离破坏性行为。
58.A【解析】皮亚杰认为,思维的本质是适应。儿童心理的发展就是通过儿童心理或行为图式,在环境影响下不断通过同化、顺应达到平衡过程,从而使儿童心理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59.D【解析】平衡化指儿童内部的一种自我调节过程,也是儿童主体内部存在的适应环境的机制,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皮亚杰认为平衡化是发展的基本因素,它甚至是协调其他三种因素的必要因素。
60.A【解析】在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只能协调感知觉和动作活动,在接触外界事物时能利用或形成某些低级行为图式。
61.D【解析】前运算阶段(2~7岁)的特征是不守恒、不可逆、泛灵论和以自我为中心。
62.C【解析】具体运算阶段(7~12岁)的特征是守恒、可逆、去自我中心。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守恒概念的出现,守恒是指儿童认识到客体虽然外形发生改变,但其特有属性不变。
63.B【解析】在前运算阶段,表象或内化了的感知或动作在儿童心理上起着重要作用,词的功能开始出现,使儿童能用表象和语言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扩大了儿童生活和心理活动的范围。
64.B【解析】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积极性,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可能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65.A【解析】为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提供依据是幼儿教师了解幼儿的最主要目的。

1 2 3 4 5 6 7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