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教知识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保教知识知识与能力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发展》章节习题: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

2015-10-15 xredued04


3.【参考答案】
情 绪是伴随着人们的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它能激励人的行为,改变人的活动效率,对行为起着重要的动机作用。情绪动机有正反两个方面,积极的情绪可以提 高活动效率,起正向的推动作用;消极的情绪则会降低活动效率,甚至引发不良行为,起着反向推动作用。由于父母和保姆的教养态度不同,弘弘在保姆处“一切由 着他”的行为在父母处受阻,使他产生了一种焦虑感。弘弘就是希望通过吮吸手指来安慰自己,从而减轻紧张的心情。孩子吮吸手指,会成为阻碍其身心发展的障 碍,因此,必须引起家长和教师的足够重视。
矫治策略如下:
(1)创设温馨轻松的环境,缓解孩子的紧张压力。教师和家长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要寻找引起孩子紧张的环境并及时消除,创设一种洋溢着温馨气氛的环境,让孩子保持安定的情绪,这是帮助孩子克服吮吸手指坏习惯的关键一步。
(2)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在无事做的时候,最容易不知不觉地吮吸手指,因此,要丰富孩子的生活,转移、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在幼儿园,鼓励弘弘多与小朋友一起玩耍,体会集体游戏给他带来的快乐。
(3)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三岁的孩子已萌发了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告诉他把手放在嘴里很不卫生,让他懂得不把手放在嘴里的道理。当孩子稍有进步时,父母和教师要及时肯定他、鼓励他,以增强他的自信心和自制力。
(4) 采取孩子能接受的干预手段。在家里或幼儿园入睡前,可以为他设计好“放手的位置”,这样,时间长了孩子会自然而然地不去吮吸手指了。另外,还可以为他准备 创可贴,贴在他的小手上,并告诉他,小手受伤了,需要他来帮助它治病,当他觉得难受时,就鼓励他,小手需要保护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用亲切的方式影 响和感染孩子,对弘弘的吮吸习惯也会起到很好的矫治作用。
4.【参考答案】
这位教师的做法是不对的,她的做法其实就是一种负面的情绪教育——“以暴制暴”。
“爸爸就不来接你”这样的严惩、恐吓和威胁性质的语言,不但会扼杀孩子的自尊心,还会使幼儿丧失心理安全感。面对幼儿的负面情绪,不正确的做法有:打骂、恐吓、哄骗;情绪“绑架”;取消权利;讲大道理;给孩子定性,贴上胆小或坏脾气等的标签。
正确的做法应为: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找到幼儿情绪激动的真正原因,寻找情绪背后的需求和想法;及时安慰;引导孩子宣泄负面情绪,给孩子“心理玩具”,提供缓解情绪的物品;“故事知道怎么办”(给孩子讲有治疗作用的故事)。
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种,转移法。转移法是指把注意力从产生消极否定情绪的活动或事物上转移到能产生积极肯定情绪的活动或事物上来。
第二种,冷却法。当幼儿情绪强烈对立时,成人要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平静幼儿的感情上,使幼儿尽快恢复理智,而不要“针尖对麦芒”,可以采取暂时不予理睬的办法,待幼儿冷静下来后,让他想一想,反思一下:自己刚才的情绪表现是否合适,要求是否合理等。
第三种,消退法。对待幼儿的消极情绪可以采用条件反射消退法。
总之,在教师的情绪关注和培养下,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情绪会逐渐丰富,自我调节水平也日益提高。

培训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教育教师资格证培训名师带你轻松备考,掌握考点!各省考试介绍入口点击查看更多考试政策>>
    热门课程:幼师笔试精品课程 | 小学笔试标准课程 | 中学笔试标准课程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337331076 | 点击咨询:

1 2 3 4 5 6 7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