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5
xredued04
31.B【解析】3岁左右,幼儿出现了最初的性格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合群性、独立性、自制力和活动性。
32.A【解析】模仿性强是幼儿期性格的典型特点,小班幼儿表现尤为突出。幼儿模仿的对象可以是成人,也可以是其他幼儿。
33.D【解析】在幼儿性格差异日益明显的同时,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好奇好问、模仿性强、易冲动。
34.C【解析】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都是通过人的活动体现出来的,同时能力又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必备条件。
35.A【解析】人的能力是多种多样、千差万别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题干体现了幼儿能力类型的差异,教师要注意发现每个幼儿的长处,不要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幼儿。同时要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得到较大的发展。
36.D【解析】在幼儿期,幼儿的多种能力显现与发展。操作能力最早表现并逐步发展。
37.B【解析】布卢姆以17岁为智力发展的最高点,假定其智力为100%,得出了各年龄阶段幼儿智力发展的百分比:1岁,20%;4岁,50%;8岁,80%;13岁,92%;17岁,100%。
38.D【解析】本题考查需要的概念。需要是指当有机体内部处于缺乏或不平衡状态时力求得到满足的心理倾向。
39.A【解析】幼儿需要的发展遵循着一个规律,即年龄越小,生理需要越占主导地位。幼儿期儿童的社会性需要逐渐增强。同时,需要的发展已经出现明显的个性特点,如开始出现多层次、多维度的整体结构。
40.B【解析】重视社会性教育这一主题,已经成为现代教育观念转变的一个主要标志。幼儿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幼儿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41.B【解析】社会性发展是幼儿身心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幼儿发展的三大方面。
42.A【解析】亲子关系主要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除了亲生父母子女之外,也包括无血缘关系的养子女、继子女,以及过继等关系。
43.A【解析】这种孩子可能属于回避型依恋类型。母亲是否在场对这类儿童影响不大。母亲离开时,儿童并无特别紧张或忧虑的表现。母亲回来了,儿童往往也不予理会,有时也会欢迎母亲的到来,但只是暂时的,接近一下又走开了。
44.A【解析】亲子关系通常被分成三种类型,即民主型、专制型及放任型。
45.D【解析】放任型亲子关系的家庭中,父母对孩子充满爱与期望,但是却忘记了孩子社会化的任务,他们很少对孩子提出什么要求或施加任何控制,容易使孩子产生“清高孤傲,自命不凡”的品质。
46.A 【解析】民主型亲子关系的特点如下: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是慈祥的、诚恳的,善于与孩子交流,支持孩子的正当要求,尊重孩子的需要,积极支持子女的爱好、兴 趣;同时对孩子有一定的控制,常对孩子提出明确而又合理的要求,将控制、引导性的训练与积极鼓励幼儿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相结合。
47.A【解析】幼儿的社会范围小,社会性交往大多都是在游戏中进行的。
48.D【解析】被忽视型幼儿的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均较少,其在交往中缺乏积极主动性,且不善交往,孤独感较重,对没有同伴与自己玩而感到难过与不安。
49.D【解析】5岁的孩子开始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对男孩和女孩在行为方面的区别认识越来越清楚。
50.B【解析】应该从幼儿早期就开始进行无性别歧视的幼儿教育,不过分强调性别差异,适当淡化幼儿的性别角色和行为,对儿童的智力发展和形成男女双性化性格是有利的。
51.A【解析】社会性的核心内容是人际关系。幼儿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人际交往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途径。
52.D【解析】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53.C【解析】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54.B【解析】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包括社会生活环境、儿童日常生活环境和移情。其中移情是导致亲社会行为最根本的内在因素。
55.B【解析】主观地希望被认可,是自尊心发展的表现;而自信更多的是对自己能力的认可。
56.C【解析】1岁左右幼儿开始出现工具性攻击行为。两岁左右幼儿之间表现出一些明显的冲突,如打、推、咬等。从频率上看,4岁之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数量逐渐增多,到4岁最多,之后数量就逐渐减少。
57.D【解析】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挫折。挫折是人在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使自己的目的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58.B【解析】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包括父母的惩罚、榜样、强化和挫折等,电视上的攻击性榜样会增加儿童以后的攻击性行为。
59.A【解析】对攻击型儿童来讲,惩罚会加重其攻击行为,因此惩罚对于攻击型儿童来说不是有效的手段。
60.C【解析】形成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家庭的教养态度和方式,独生子女家庭中典型的教养方式是溺爱和过分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