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0
xredued04
二、辨析题
1.错误。
【解析】了解学生,即备学生,关键在于了解学生学习的需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了解本班学生的特点,如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个性特点和身体状况等。
(2)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方式等。
(3)了解本班的学风、班风,重点掌握学习好的和学习差的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人。因此,了解学生不仅仅是了解每一个学生,还要了解班级的状况,如班风等。
2.正确。
【解析】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教师面向学生进行信息、情感交流和行为作用的主要环节。上课是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相互作用最直接的表现。
3.错误。
【解析】一堂好课的标准是:
(1)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2)学生的思维活跃。
(3)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4)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4.正确。
【解析】课外作业有很多种,主要分为:
(1)阅读作业:如复习、预习教科书,阅读人文和科学读物等。
(2)口头作业:如口头回答、朗读、复述、背诵等。
(3)书面作业:如演算习题、作文、绘图等。
(4)实践作业:如观察、实验、测量、社会调查等。
5.错误。
【解析】平时考查中的口头提问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检查书面作业可以在课外进行,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
6.错误。
【解析】这句话是对知识学习过程的评述,体现了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规律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循序渐进原则的体现。
7.错误。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引导学生,但绝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要严格要求学生,但绝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绝不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这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
8.错误。
【解 析】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时应用各种直观手段,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和已有经验,直接感知学习对象,获得生动表象,同时引导学生以感性认识为基 础,进行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全面深刻地理解概念、规律和原理。教师要认识到直观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不要为直观而直观,避免直观的形式 化、庸俗化。
9.正确。
【解析】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没有固定的某种万能的教学方法。
10.正确。
【解析】依据指导思想的不同,各种教学方法可归纳为两大类:注入式和启发式,这是根本对立的两种教学方法。
11.错误。
【解析】纵观各国的分组教学,其类型有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等。其中,外部分组是指取消按年龄编班,按学生的能力或某些测验成绩编班;内部分组是指在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再根据学生的成绩将他们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小组。因此题干体现的是外部分组。
12.错误。
【解析】现场教学是教师组织学生到事情发生、发展的现场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它可以以班级为单位,也可以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现场教学适合于任何学科,它也是现代教学的一种辅助形式。
三、简答题
1.【参考答案】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3)学生年龄特征。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2.【参考答案】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2)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3)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5)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的发展。
(6)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3.【参考答案】
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反馈、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其中,上课是中心环节。
4.【参考答案】
上好课的基本要求是:①目的明确;②内容正确;③方法得当;④结构紧凑;⑤教态自如;⑥气氛热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