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0
xredued04
二、辨析题
1.错误。
【解析】学习期待与学习目标密切相关,但两者不能等同。学习目标是个体通过学习活动想要达到的预期结果,而在个体完成学习活动之前,这个预期结果是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头脑之中的。因此,学习期待就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
2.错误。
【解析】在儿童早期,学生的学习动机以附属内驱力为主;儿童后期和少年期,附属内驱力的强度有所减弱;到了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3.正确。
【解析】学习需要是个体从事学习活动最根本的动力,如果没有这种自身产生的动力,个体的学习活动就不可能发生。正是那些能够满足个体的学习需要与那些使个体感到可以达到的目标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学习期待。
4.正确。
【解析】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体现了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积极性的内在源泉。
5.错误。
【解 析】马斯洛按照需要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将需要划分为七个基本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 要。其中,前四种为缺失性需要,是人们为了维持生活所必需的基本需要,这类需要一旦获得满足,其强度就会降低;后三种为成长性需要,满足这类需要能促进人 的健康成长。成长性需要的强度不但不随其满足而减弱,反而因为需求获得满足而增强。
6.错误。
【解析】习得性无助形成的原因是个体总是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个体习惯性将失败归因于自身能力低。
7.正确。
【解析】班杜拉强调自我效能的动机作用,认为人们的自我效能信念决定了他们的动机水平,具体表现在人们付出努力的多少和面对困难坚持时问的长短。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越强,他付出的努力就越大,坚持的时间也越长。
8.错误。
【解 析】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会降低。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 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 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9.错误。
【解析】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总体来说,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就越好,但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学习动机的最佳水平与任务的难度有关,随着学习任务难度的增加,学习动机最佳水平应该逐渐下降。
10.正确。
【解析】教师正确地评价,恰当地运用表扬与批评,是激发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这种表扬与批评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成绩肯定与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而奖励比惩罚更能激发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