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0
xredued04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期望角色是指社会或团体对某一特定角色所规定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代表社会的一种理想期望,也称为理想角色。如社会对教师角色提出了学高身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期望。
2.D【解析】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将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是罗森塔尔。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为罗森塔尔效应,即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3.A【解析】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所以教师角色态度动态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学生的表现、要求和反馈。
4.A【解析】教师主要的职业心理特征有:认知特征,即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人格特征,即教师的职业信念、教师的性格特点以及教师对学生的理解;行为特征,即教师行为的明确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5.D【解析】本题考查教学认知能力的特征,它包括观察力、思维和注意力特征。
6.B【解析】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
7.A【解析】教学效能感一般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这种判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和指导,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
8.D【解析】教学效能感一般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这种判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和指导,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
9.C【解析】在整个教学能力结构中,教师认知能力是基础,教学操作能力是教学能力的集中体现,而教学监控能力是关键。
10.B【解析】教学归因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原因的解释和推测,这种解释和推测所获得的观念必然影响其自身的教学行为。故本题选B。
11.D【解析】教学效能感一般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这种判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和指导,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李老师较高的教学效能感。
12.C【解析】教师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会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13.D【解析】教师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会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14.A【解析】本题考查“师爱”,其特点主要包括广泛性、无私性和教育性。
15.D【解析】材料是说自己的言行对于他人的影响,教师应该为人师表,做好表率,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
16.B【解析】教师劳动具有连续性、创新性、长期性、示范性等特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17.C【解析】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长和追求成熟的过程。它既指专业素质各个方面(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一起成长,也指某个方面有步骤和阶段性的成长过程。
18.B【解析】教师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所关注的问题不同,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教师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这一阶段属于关注学生阶段。
19.D【解析】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20.C【解析】关注学生阶段是教师成长的第三阶段,而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
21.B【解析】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以学生为中心并有预见性。
22.C【解析】专家型教师常常用导入式引出要讲的教学内容。
23.B【解析】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成长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和关注学生阶段。
24.B【解析】认知偏差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由于认知过程出现失误而做出的错误认识、错误判断和错误评价。题干中教师模糊了对学生的认识,认为“一好百好”或者“一无是处”,是光环效应的表现。
25.B【解析】自律是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师依靠发自内心的信念对自己的教育行为的选择和调节,正是教师的自律行为。
26.B【解析】教师的领导方式可以分为专断型、放任型和民主型。其中,民主型的领导方式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是比较理想的领导方式。
27.B【解析】关注生存阶段的老师一般都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就是与学生、同事、领导的关系。因此,这位教师处于关注生存阶段。
28.C【解析】玛勒斯等人认为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情绪耗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低。张老师目前的状态属于情绪耗竭。
29.C【解析】教师职业倦怠的不良影响包括:教学效果下降;人际关系紧张;造成自我身心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