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0
xredued04
二、简答题
1.【参考答案】
(1)期望角色。期望角色是指社会或团体对某一特定角色所规定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代表社会的一种理想期望,也称为理想角色。
(2)领悟角色。领悟角色是指人们根据对期望角色的理解所形成的观念中的角色模式。
(3)实践角色。实践角色是指个体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实际扮演的角色,它受领悟角色的指导与制约,但有时由于受社会环境、个人素质及水平的影响,实践角色很难达到领悟角色的水平层次,更难达到期望角色的水平层次。
2.【参考答案】
(1)自我调适。自我调适是指教师主体通过主观努力满足角色需要,弄清期望角色的真正含义,掌握社会规范的精确要求,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角色技能,从而自如、高效地完成角色义务和职责。
(2)社会调适。社会调适是指调整社会为个人所提供的角色地位,提出新的符合社会实际和个人条件的角色期望,或改善条件,以创造一个适合个人发展的环境。
3.【参考答案】
(1)教学认知能力。这主要包括观察力特征、思维特征和注意力特征。
(2)教学操作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策略的水平,其水平高低主要看他们是如何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积极思考、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它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集中体现。
(3)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4.【参考答案】
(1)“师爱”始于对学生的了解。
(2)“师爱”表现为尊重学生。
(3)“师爱”信任并寄希望于学生。
5.【参考答案】
福勒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
这是教师成长的起始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一般是新手型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会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处理人际关系或者管理学生。
(2)关注情境阶段。
当教师认为自己在新的教学岗位上站稳了脚跟后,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上来,如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关心班集体的建设,关注自己备课是否充分等。
(3)关注学生阶段。
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在这一阶段,教师能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存在不同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情感和社会需求,因此教师会因材施教。
6.【参考答案】
(1)情绪高涨:对工作与生活充满信心,乐观向上。
(2)心理困惑: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育教学开始显得轻松,有的因学生成绩产生困惑。
(3)反思求解:逐步分化为技能型、知识型、合格型教师。
(4)心理倦怠:表现出疲惫、无奈、倦怠等负面行为。
(5)情绪回归:关注自我发展,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更好的条件。
(6)心理愉悦:专家型教师,渴望理解与沟通。
7.【参考答案】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8.【参考答案】
(1)能积极地悦纳自己。
(2)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
(3)热爱教师职业,热爱学生。
(4)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
(5)较高的自我调适能力。
(6)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
(7)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
9.【参考答案】
(1)角色冲突。几种不同甚至完全对立的角色期望同时出现,个体产生矛盾、困惑心理。
(2)认知偏差。认知过程中出现失误,产生错误判断。
(3)职业枯竭。教师无法应付过度要求,产生身心耗竭状态。
10.【参考答案】
(1)个体积极地自我调适。主要包括:观念改变;有积极的应对策略和归因方式;有合理的饮食和锻炼,保持身体健康。
(2)组织有效的干预。组织干预的思路就是通过削减过度的工作时间、降低工作负荷、明确工作任务、积极沟通与反馈、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来防止和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
(3)构建社会支持网络。维护教师心理健康,需要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支持网络,社会各界对教师的角色期待进行合理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