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章节习题:教师心理健康

2015-10-20 xredued04


三、材料分析题
1.【参考答案】
(1)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独白”式的教学,强调教师的“教”,往往忽视学生的“学”。改革后的教学要求教师在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交流中给学生以智慧和情感的启 迪。而且,相互作用的对话本身就是优秀教学的标志。该教学片断中,教师并没有站在一个权威的角度直接给出教学要点,而是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主动地 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这是“教学即对话”的生动体现。谈话法要求对话双方的民主性、平等性和互动性,而且对话内容应具有建构意义。
(2)教师在教 学谈话中的角色首先是引导者,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发挥积极性,主动探究教学内容;教师是平等对话者,只有在充分尊重学生平等地位的前提下,学生才会明白自己 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课堂必须具有组织性,教师的组织者身份是不可替代的;教师是激发者,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自己的教学知识和课程知识及时提出正确 的决策;教师还应是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教授者,还要通过反思提升教学质量。
2.【参考答案】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教师要精心设计班级发展的目标。在实现班集体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班级成员的积极性,在目标制订过程中要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使他们的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相一致;要采取各种具体措施促进目标的实现,如各种激励或奖励措施。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都会有一批团结在教师周围的积极分子,他们是带动全班同学实现集体发展目标的核心。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应该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与培养结合起来。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则以及一定的活动纪律。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班集体是在全班同学参加各种教育活动中逐步成长起来的,教师在组织各种教育活动时,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要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力争把活动的开展过程变成教育学生的过程。
(5)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化、激励的作用,是形成、巩固班集体和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
此外,班主任要引导非正式群体成为班集体的积极力量。加强非正式群体教育有三点要求:第一,班主任要了解非正式群体组织的特点;第二,认识非正式群体组织的作用;第三,加强教育和引导。
3.【参考答案】
(1)这位班主任虽然做到了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但方法不甚得当。贯彻因材施教原则要求:第一,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标准的统一;第二,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这位班主任虽然对学生特点进行了了解,却没能据此给予适当的辅导。
 (2)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要求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此,老师只注重劳动技能的培养,而没有针对智力做专门的培养。
(3)这位班主任的做法违反了权利与义务的有关规定。教师要更多地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促进其品德、智力等的全面发展;学校方面,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家长应及时与学校沟通,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培训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教育教师资格证培训名师带你轻松备考,掌握考点!各省考试介绍入口点击查看更多考试政策>>
    热门课程:幼师笔试精品课程 | 小学笔试标准课程 | 中学笔试标准课程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337331076 | 点击咨询:

1 2 3 4 5 6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