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16
xredued04
(二)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现代教育特别是二战以后的教育制度,呈现出一些共同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普遍认为,幼儿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现在很多国家都将学前教育纳入了国家教育系统,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许多国家都逐步提前入学年龄和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以提高未来劳动者的文化科学素质。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实行了9年或9年以上的义务教育制度。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普通教育主要是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是 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二战前,世界各国普遍推行双轨制教育制度,即为升人高一级学校做准备和为 就业做准备并行的教育制度,双轨之间几乎是不通的。双轨制的主要弊端是,学生缺乏重新选择的机会,不能升人高一级学校的学生缺乏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二战 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中学普通化的趋势。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在形式上,不同学制、不同办学形式的学校纷纷出现;在内容上,基础性的、应用性的、工艺性的学校各显特色;在入学目的、考试评价的方法上,高校也各有不同。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随着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转变,以获得文凭为受教育目的的程度逐渐降低,通过教育补充知识、丰富人生的目的越来越强,社会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国际文化的交流。各国的教育制度也作出了一些有利于国际交流的变革,如增强学制、学位、学分等的互通性。
三、教育发展的过程
(一)古代教育
1.古代中国 在我国,一般认为正式的学校产生于奴隶制国家建立以后的夏朝。传说当时已有“痒”、“序”、“校”三种教育机构。“痒”是兼施养老的教育机构,“序”具有 明显武士教育的特点,“校”则已是一种比较完备的军体性的教育机构。到了商朝,又增加了“学”和“宗”。“学”已包含了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即有一定的场 所,有一定的学习内容和教与学的活动,标志着我国学校教育的成型;“宗”是传授礼乐、造就士子的专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