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16
xredued04
(三)近代教育
16世纪以后,世界进入近、现代社会。这一时期,火药、造纸、印刷术、指南针从中国 传人西方,为世界的军事和交通带来了大发展的机遇;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想像热情;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带来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工 业革命,手工劳动、作坊生产被现代大工业所取代,从而引起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也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特别表现在: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19世纪以前,欧美国家的学校教育多为教会或行会主持,国家并不重视。19世纪以后,资产阶级政府逐渐认识到公共教育的重要性,并逐渐建立了公共教育系统。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机械化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电气化工业革命的兴起,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并为初等教育的普及提供了物质基础。
3.教育的世俗化
与公立教育的发展相适应,教育逐渐建立了实用功利的世俗教育目标,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有些国家明确规定,宗教、政党不得干预教育。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西方教育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是重视教育立法,教育的每次重要进展或重大变革,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和提供保证。
(四)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征
进入20世纪,世界出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个阵营的对垒,电器化革命在主要国家 已经完成,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格局,民主化、工业现代化、国家主义成为世界三股最强大的潮流。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在数量上获得了更大的发 展,义务教育普遍向中等教育延伸,职业教育发展受到普遍重视,政治道德教育普遍呈现出国家主义特征,平民教育运动、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程 度的展开。 二战以后,世界进入冷战时期,科学技术的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教育在落后国家被看做是追赶现代化的法宝,在发达国家被看成为增强竞争力的基础。教 育在数量上迅速膨胀,特别是高等教育突飞猛进。同时,生产力的发展,政治结构的重组,人类对自身的生命价值、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重新认识,也 极大地影响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得教育制度、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