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31
xredued04
22.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课程类型上,它属于( )。
A.科学课程
B.活动课程
C.隐性课程
D.核心课程
23.为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而开设的、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课程是( )。
A.综合课程
B.选修课程
C.学科课程
D.活动课程
24.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落实在课程类型上表现为( )。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隐性课程
25.我国古代的“六艺”可看作最早的( )。
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
C.分科课程
D.核心课程
26.( )是课程的主要形式,是教学的主要载体。
A.显性课程
B.核心课程
C.必修课程
D.综合课程
27.“隐性课程”一词最早出现于( )]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一书中。
A.布鲁纳
B.斯宾塞
C.杰克逊
D.斯腾豪斯
28.( )是显性课程的主要特征,是区分正规课程和非正规课程的主要标志。
A.计划性
B.行政性
C.规范性
D.可评估性
29.下列不属于潜在课程的是( )。
A.学生在学校各种人际交往中受到的影响
B.校风、班风
C.开发学生各种潜能的内容
D.学校物质环境所构成的物质文化影响
30.根据课程制定者和课程管理制度的不同,可把课程分为( )。
A.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
B.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
C.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D.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
31.影响课程开发的因素包括( )。
①儿童②社会③学科知识④课程理论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2.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博比特
C.泰勒
D.裴斯泰洛齐
33.(2013年真题)1949年美国学者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课程编制四段论,形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课程编制模式。这一模式称为( )。
A.实践模式
B.过程模式
C.环境模式
D.目标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