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31
xredued04
11.“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体现了( )对教育的认识。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许慎
12.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A.利托尔诺、沛西•能
B.孟禄、凯洛夫
C.康斯坦丁诺夫、米丁斯基
D.沛西•能、孟禄
13.关于教育的起源一直是众说纷纭,其中,我国古代的朱熹所持的观点是( )。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14.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缺陷是都否定了( )。
A.教育的科学属性
B.教育的生产属性
C.教育的社会属性
D.教育的艺术属性
15.教育有三种存在形式,即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
A.社区教育
B.家庭教育
C.专业教育
D.生活传授
16.家庭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的特点主要有( )。
①先导性②权威性③补偿性④针对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7.下列关于原始社会的教育,叙述错误的是( )。
A.教育在生产劳动与社会生活中进行
B.教育具有公平性、无阶级性
C.教育内容简单,方法单一
D.无专门的教育人员,有固定的教育场所
18.(2012年真题)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9.历史上最早出现学校教育的国家是( )。
A.埃及
B.伊拉克
C.中国
D.希腊
20.我国西周的六艺教育是指( )。
A.礼、乐、射、祭、书、数
B.礼、乐、射、御、书、数
C.工、乐、射、御、书、数
D.礼、乐、射、御、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