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教知识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保教知识知识与能力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发展》章节习题:幼儿的认知发展

2015-10-15 xredued04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  )。
A.想象
B.记忆
C.思维
D.感知觉
2.孩子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下列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感知觉”活动的是(  )。
A.“真香!”
B.“我要吃!”
C.“这是什么?”
D.“这儿有个苹果”
3.婴儿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  )。
A.痛觉
B.听觉
C.味觉
D.视觉
4.在嘈杂的环境中人们能够敏感地听见有人喊自己的名字,这是知觉的(  )。
A.理解性
B.整体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
5.漫画家画人物时仅勾勒数笔,别人就能看出画的是谁,这里反映的知觉特征是(  )。
A.选择性
B.恒常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
6.无论是清晨、中午还是傍晚,我们都会把中国的国旗看作是鲜红色的,这是知觉的(  )。
A.恒常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
7.(2012年真题)某5岁儿童画的西瓜比人大,画的两颗尖牙也占了人脸的大部分,这段时期儿童画的特点是(  )。
A.未掌握画面布局比例
B.绘画技能稚嫩
C.感觉的强调和夸张
D.表象符号的形成
8.下列关于幼儿的听觉偏好趋向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就人声和物声而言,新生儿趋向物声
B.就母亲声音和陌生人声音而言,新生儿趋向新鲜的陌生人声音
C.就声音音调来讲,新生儿趋向低音调
D.新生儿爱听柔和的声音
9.婴儿在地上捡起一些物体就会往嘴里送,这是孩子的(  )。
A.痛觉的探索方式
B.不良的生活习惯
C.触觉的探索方式
D.动觉的探索方式
10.幼儿期对颜色的辨别往往和掌握颜色的(  )结合起来。
A.名称
B.明度
C.色调
D.饱和度
11.幼儿在认识“b”和“d”、“土”和“士”、“方”和“万”等形近符号时容易混淆这说明(  )。
A.幼儿的方位知觉不够精确
B.幼儿的观察概括性不足
C.幼儿的观察细致性不强
D.幼儿感觉的适应力不强
12.冬天从室内乍一走到室外,感觉很冷,一会就不觉得冷了,这种现象是(  )。
A.感觉的对比
B.感觉的适应
C.感觉的相互作用
D.感觉的后效
13.同一感受器受不同刺激物的作用时,感受性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称为(  )。
A.感觉对比
B.感觉融合
C.感觉适应
D.联觉
14.3岁幼儿自己活动时顾及不到别人,只能自己单独玩,这是因为(  )。
A.游戏水平差
B.注意分配能力差
C.喜欢自己一个人玩
D.与教师的教育有关
15.注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性是(  )。
A.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
C.指向性与分散性
D.集中性与紧张性
16.儿童一进商场就被漂亮的玩具吸引,儿童在这一刻出现的心理现象是(  )。
A.注意
B.想象
C.需要
D.思维
17.当教室中一片喧哗时,教师突然放低声音或停止说话,会引起幼儿的注意。这是(  )。
A.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B.与幼儿的需要关系密切的刺激物,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C.在成人的组织和引导下,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D.利用活动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18.(2014年真题)小班集体教学活动一般都安排15分钟左右,是因为幼儿有意注意时间一般是(  )。
A.20~25分钟
B.3~5分钟
C.15~18分钟
D.10~12分钟
19.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5~6岁幼儿能集中注意(  )。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D.7分钟
20.下列关于婴儿注意选择的偏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偏好分散刺激多于集中刺激
B.偏好直线多于曲线
C.偏好规则模式多于不规则模式
D.偏好复杂的刺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