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教知识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保教知识知识与能力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发展》章节习题:幼儿的认知发展

2015-10-15 xredued04


8.【参考答案】
(1)直观行动思维——借助动作进行思维。幼儿初期,即3岁左右,思维仍保留很大的直观行动性。他们的思维活动离不开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并依赖于其自身的行动。
(2)具体形象思维——借助形象或表象进行思维。进入幼儿中期,在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下,幼儿的思维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由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逐渐发展到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具体性;形象性;经验性;拟人性;表面性;固定性。
(3) 抽象逻辑思维——借助语词、概念进行思维。到了幼儿晚期,不少幼儿开始能够对事物的一些本质特征进行初步的认识。主要表现为:幼儿开始获得可逆性思维;幼 儿的思维开始能够去自我中心化;幼儿开始能够同时将注意集中于某一物体的几个属性,并开始认识到这些属性之间的关系;幼儿开始使用逻辑原则。
9.【参考答案】
(1)中班幼儿数学学习的思维特点
①思维具体形象
中班幼儿较少依靠行动来思维,思维过程还必须依靠实物的形象作支柱。譬如,他知道了3个苹果加2个苹果是5个苹果,但还不理解“3加2等于几”的抽象含义。
②爱玩、会玩
中班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中班儿童已能计划游戏的内容和情节,会自己安排角色。怎么玩,有什么规则,不遵守规则应怎么处理,基本都能商量解决,但游戏过程中产生的矛盾还需要教师帮助解决。
(2)对教育的启示
①教师应从中班活动目标出发,设计各种游戏材料,为数学游戏化提供物质保证。
②教师要注意为幼儿创设与数学游戏活动相适应的数学环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10.【参考答案】
幼儿言语的发展特点:
(1)幼儿口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掌握全部本民族语音;词汇量增加,内容变化大;初步掌握语法;口语表达能力进一步发展;出现内部言语的过渡形式——出声的自言自语。
(2)书面言语掌握的可能性。主要表现在:掌握口语词汇;掌握语音;掌握基本语法和口语表达力;幼儿图形知觉的发展。
幼儿言语能力的培养方式:
(1)有目的、有计划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发展幼儿言语能力的重要途径;
(2)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幼儿交往的机会;
(3)把言语活动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
 (4)教师要做良好的言语榜样;
(5)注重个别教育。
三、材料分析题
1.【参考答案】
(1)幼儿的理解主要是直接理解,幼儿期逐渐出现间接理解。幼儿对事物的理解有以下发展趋势:
①从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
②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发展到开始依靠词的说明来理解。
③从对事物的比较简单的、表面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的比较复杂的、深刻的理解。
④从理解与情感密切联系,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
⑤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发展到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2)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
①幼儿在听完老师所说的问题后,立即哭了起来。他对于小白兔被大灰狼叼走感到非常难过,这体现了幼儿的理解与情感密切联系。也就是说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而不是从客观的问题出发。
②另外,从案例可以看到,幼儿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更多地停留在表面,而并没有把这个问题转化成一个比较抽象的数学运算过程。
2.【参考答案】
(1)龙龙的表现说明其明显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上面的例子体现了其思维活动具有固定性和不可逆性。
(2)在教育方式上可做以下尝试:
①有意识地引导儿童从多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儿童无拘束地讨论问题。
②让儿童在生活实践中取得丰富的知识经验。
③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让儿童通过自己的实践,对外界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提高判断、推理和理解的水平。
④可以结合日常生活给儿童准备各种材料,引导他们进行思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