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教知识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保教知识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发展》章节习题:婴幼儿的发展

2015-09-03 xredued04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婴幼儿的发展是婴儿发展和幼儿发展的统称,是人发展最关键、最迅速的时期。
2.A【解析】人生第一年称婴儿期或乳儿期,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婴儿期主要包括新生儿期、婴儿早期和婴儿晚期。
3.A【解析】幼儿发展是幼儿教师选择教育教学内容最主要的依据。幼儿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方面。
4.C【解析】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不是等速前进的,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均衡;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均衡;不同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均衡:儿童年龄越小,发展的速度就越快,这是学前期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5.C【解析】转折期是指在幼儿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出现的心理发展在短时期内急剧变化的时期。幼儿在心理发展的转折期会表现出各种反抗或执拗现象。
6.A【解析】最近发展区的大小,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也是儿童可接受教育程度的重要标志。
7.B【解析】转折期是指在幼儿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出现的心理发展在短时期内急剧变化的时期。
8.D【解析】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9.D【解析】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难以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10.D【解析】适合幼儿发展的内涵主要是指适合幼儿发展规律与特点,既对幼儿有一定的挑战性,又符合幼儿现有的认知经验范畴,使幼儿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努力能够达到。
11.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敏感期的内涵。
12.A【解析】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表现在:第一,遗传为婴幼儿发展提供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第二,遗传奠定了婴幼儿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13.D【解析】教育作为社会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起着主导作用。
14.A【解析】成熟指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和水平,是用来指导儿童发展过程的机制,也是影响婴幼儿发展的生物因素之一。疾病、营养和药物都属于胎内环境。
15.A【解析】环境,特别是教育,在个体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16.A【解析】题干是对儿童的主观能动性的描述。儿童的发展,除了受生物、家庭环境和教育等因素影响外,还取决于其自身的能动性。这是决定儿童发展方向与发展水平的又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17.C【解析】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最初环境。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环境是指家庭的经济和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地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及家庭成员的语言、行为及感情的总和。它对学前儿童的影响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心理环境和教养方式。
18.B【解析】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或动力。离开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环境和教育这个外因或外部矛盾就无法起作用或不能很好地起作用。
19.B【解析】抓握反射:物体触及掌心,新生儿立即把它紧紧握住。如果试图拿走,他会抓得更紧。
20.D【解析】题干所述为巴宾斯基反射。达尔文反射:又称抓握反射,触摸婴儿的手掌时,他就会紧握拳头。莫罗反射:又名惊跳反射,这是一种全身动作,在婴儿仰躺着的时候看得最清楚。巴布金反射:如果新生儿的手掌被压住,他会转头张嘴,当手掌上的压力放松时,他会打哈欠。
21.D【解析】抓握反射是新生儿的特征。
22.A【解析】幼儿早期是指1~3周岁阶段,这两年中幼儿的身体发育比第一年稍慢,2岁以后,体重增加更慢,也很不均匀。
23.D【解析】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和个性,在出生的时候并非已经齐备,而是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这反映了儿童心理发展从不齐全到齐全的趋势。
24.B【解析】儿童的心理发展是高速不均衡的过程。
25.A【解析】0~1岁是儿童心理发展最迅速、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