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学》章节习题:教学活动的基本原理

2015-08-31 xredued04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即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反馈、课外辅导、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2.A【解析】题干阐述的是备课的含义。
3.A【解析】备课分为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两种。个人备课是教师自己钻研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活动。集体备课是相同学科和相同年级的教师共同钻研教材,解决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等问题的活动。
4.D【解析】备课是上好课的首要条件,备课可以减少教师教学时的不确定感,找到一种方向感、自信心和安全感。
5.D【解析】批改作业不是备课的基本要求。
6.B【解析】做好课时计划是备课环节中的写好三种计划的内容。
7.A【解析】备课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备课是上好课的首要条件。
8.A【解析】教师掌握教材有一个深化的过程,一般要经过“懂”“透”“化”三个阶段。
9.B【解析】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应该在学期或学年开始前制订出来,以指导该学期或学年的教学活动。
10.C【解析】课时计划是教师备课中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教学方案,又叫教案。
11.D【解析】教师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也需要有意识地收集教学资料,为上课做准备。
12.B【解析】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教师面向学生进行信息、情感交流和行为作用的主要环节。
13.B【解析】单一课和综合课就是按照一节课所完成的类型数划分的。
14.D【解析】以上都是一节好课的标准。
15.A【解析】上课是连接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的桥梁,是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相互作用最直接的表现。
16.D【解析】“不做任何约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不是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17.D【解析】教师批改作业是为了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巩固的程度和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有利于教师了解教学效果。
18.A【解析】课外辅导是上课的必要补充,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它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之一。
19.D【解析】“④”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并非课外辅导的要求。
20.C【解析】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21.A【解析】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教育,在教学中做到“教书育人”。
22.A【解析】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王老师讲解岳飞的事迹,赞扬岳飞的爱国精神,使学生不仅学到了历史知识还受到了思想教育。
23.C【解析】见贤思齐的意思是“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看齐”,这与题干所述的教学原则无关。
24.A【解析】第多斯惠这句话的意思是“不直接把真理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真理”,体现了教学中要贯彻启发性原则。
25.A【解析】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要求以及《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思想,都是启发性原则的体现。
26.D【解析】“学而时习之”是说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它,“温故而知新”是说复习旧知识会有新的收获,体现了巩固性教学原则。
27.D【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28.C【解析】兴趣小组等课外活动主要是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体现了教学的因材施教原则。
29.C【解析】学生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是有一定顺序的。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30.C【解析】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规律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意思是学习不能超越次序,应循序渐进,体现的是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