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3
xredued04
6.【参考答案】
(1)强调儿童的发现
卢梭对儿童教育的贡献首先是“儿童的发现”。他认为儿童不是小大人,儿童有他自己独特的生活;儿童期的存在是自然规律,儿童期的存在并非单纯地为成年生活做准备,它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这种关于儿童的观念在人类的儿童观演变史上是前无古人的。
(2)强调教育应当尊重自然
①教育的三个来源。卢梭指出,教育有三个来源,即“自然”“人”和“事物”。
②教育遵循自然。卢梭提倡的自然教育,归根结底就是教育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适应幼儿天性的发展,促使幼儿身心的自然发展。
③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从自然教育这个基本原则出发,卢梭明确提出,教育要以培养“自然人”为目的,在他看来,这种“自然人”是身心发达、体脑两健、不受传统束缚、天性发展的新人。
(3)教育的阶段论
①婴儿期(出生至2岁),这个时期儿童处于长身体的自然状态,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保障婴幼儿的身体健康,以身体养护为主。
②幼儿期(3~12岁),这个时期是儿童的“理性睡眠时期”。虽然这一时期儿童的身体活动能力、语言能力、感觉能力都开始发展了,但还没有达到理智阶段,言行多受感性支配,还不适宜进行抽象的概念和文字知识方面的教育,注重体育、经验、感官的教育。
③少年期(12~15岁),注重知识教育和劳动教育。卢梭认为,智育的任务不在于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而在于发展儿童获得知识的能力,激发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④青年期(15~20岁),注重道德、宗教及情感的教育。
(4)提出“否定教育”的观点
卢梭认为对儿童特别是年幼儿童进行教育,其首要目的就是保护儿童善良的本性;他主张教育要与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一致起来。他自称这种教育为“否定教育”。
(5)论幼儿教育的方法
①给予行动的自由。卢梭认为,为了使幼儿身体能够得到自然发展,幼J1N,.I从母胎出生就要给予行动的自由。
②合理的养护锻炼。卢梭认为,幼儿的养护和锻炼应该顺应自然。婴儿应该由父母亲亲自喂养。应该让幼儿穿着宽松、朴素;给予幼儿充足的睡眠时间;在对幼儿进行养护的同时,应该注意对幼儿进行锻炼,包括体格和品质方面的锻炼。
③注意语言的发展。卢梭认为,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成人要发幼儿能听得懂的一些声音,要少、要清楚、要容易、要常常翻来覆去地说给他们听。而且在孩子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切不可操之过急。
④感觉教育。卢梭认为,2~12岁这个阶段幼儿的语言有所发展,但是理智还没有开发,因此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幼儿的感觉发展方面,他认为这个时期主要是进行感觉教育。卢梭从其哲学的认识论出发,非常强调人的感觉经验的作用。
⑤重视模仿。卢梭认为,幼儿具有一种模仿的本能,这在他们的自然发展过程中会表现出来。幼儿的模仿不仅表现在道德上,也表现在感官发展上。为了使幼儿有好的模仿榜样,教育者要严格管束自己。
⑥自然后果法。以自然教育理论为依据,卢梭在道德教育上提出了“自然后果法”。他强调对于幼儿的过失不必加以责备和处罚,而要利用幼儿过失造成的自然后果,使他们自食其果,从而使他们认识其过失并予以改正。
7.【参考答案】
(1)教育的本质
他认为教育的本质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教育应该让儿童在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的生命力,其能力的提高是通过经验的不断改造来实现的。
(2)教育的目的
他认为教育自身无目的,生长的过程就是教育本身的目的。
(3)教育的中心
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坚决克服传统学校来自教师的刺激和抑制过多的现象。教育过程是儿童和教师共同参与、真正合作和相互作用的过程。
(4)教育方法
杜 威十分强调学生的直接知识的获得。主要表现为:①倡导“做中学”,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静听”的模式,引导学生从自身的活动中进行学习;②确立新的课程 观。杜威认为学校的课程计划必须适应现在社会生活的需要,教材上的迫切问题是在儿童当前直接经验中寻找一些东西。课程教材必须以社会生活为基础,而且随知 识的发展而发展。
8.【参考答案】
(1)皮亚杰的学前教育观是以其儿童心理学理论作为基础的。皮亚杰儿童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这种理论认为,儿童认识发展的过程和结构涉及四个基本概念,即图式、同化、调节、平衡。
(2)皮亚杰认为,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四种:成熟、物体经验、社会经验和平衡化。他认为,平衡化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儿童思维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儿童思维发展阶段可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9.【参考答案】
(1)儿童的心理发展观
①具有独特的心理胚胎期。她认为人类有两个“胚胎”期:一个是在母体内生长发育的过程,可称为“生理的胚胎期”;另一个则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的(或称精神的)胚胎期”,具体表现在从出生到3岁的婴幼儿阶段。
②心理具有吸引力。蒙台梭利认为婴幼儿具有一种下意识的感受能力与特殊的鉴别能力,简称“吸收心理”。也就是说,儿童有一种自动成长的冲动。
③具有敏感期。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也有各种敏感期,在发展过程中也经过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某种心理的倾向性和可能性显示出来,过了特定的时期,其敏感性则会消失。
④发展具有阶段性。第一阶段:0~6岁,是儿童个性形成的最重要时期;第二阶段:6~12岁,是儿童增长学识和艺术才能,有意识的学习时期;第三阶段:12~18岁,能根据自己的兴趣探索事物,能进行像对成人那样的宣传教育。
(2)教育的目的与原则
①教育的目的。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儿童“生命的法则”,帮助儿童发展生命,使每个儿童具有的天赋潜能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自然的发展,在了解儿童的基础上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②教育的原则。教育的根本原则是使儿童获得自由,使儿童的天性得以自然地表现,幼儿的学习应是自愿的,非强制性的,教师的作用在于为儿童提供符合其身心发展的环境,帮助儿童实现自我教育。具体的教育原则有:环境教育原则;教师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和指导者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