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3
xredued04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本题考查了个性的概念。个性是一个人全部心理活动的总和,是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者品质的独特结合。
2.D【解析】幼儿广义的个性心理结构由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自我意识、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构成。幼儿意识到自己和他人一样都有情感、有动机、有想法,这反映幼儿个性的发展。
3.D【解析】个性的调节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自我意识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是个性心理结构中的控制系统。
4.A【解析】在幼儿心理发展中,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个性的发展水平。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越高,个性也就越成熟和稳定。自我意识的成熟标志着幼儿个性的成熟。
5.B【解析】个性倾向性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系统,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动力,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6.C【解析】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一种独特结合。它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面貌的独特性,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
7.D【解析】在人的个性形成与发展中,个性的本质方面是由人的社会关系决定的,个性的社会性是个性最本质的属性。
8.A【解析】社会性与个性相比,个性强调的是独特性,是个人的行为方式;社会性强调的是人们在社会组织中符合社会传统习俗的共性的行为方式。
9.C【解析】幼儿期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
10.B【解析】幼儿两岁左右,个性逐步萌芽。幼儿的个性初步形成于3~6岁,形成的主要标志包括: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心理活动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11.B【解析】对幼儿来说,个性特征是个性发展的主要内容。
12.B【解析】放纵型教养方式下,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教育达到失控状态。
13.B【解析】个性的调节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自我意识是个性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制约着个性的发展。自我意识是衡量个性成熟水平的标志。
14.C【解析】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方面的表现,自尊心和自信心是自我体验的具体内容。
15.A【解析】幼儿在2~3岁的时候,掌握代名词“我”,是幼儿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的标志。儿童能准确使用“我”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时,这标志着儿童的自我意识产生。
16.D【解析】儿童对自我的评价不稳定,是依从性的,容易受外界影响。
17.D【解析】气质是指一个人特有的、主要是生物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平衡性、灵活性和指向性。
18.D【解析】气质类型是先天的,是刚出生时就表现出来的差异。
19.A【解析】根据心理活动的强度、平衡性及灵活性的不同,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将人的气质划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这是传统气质类型的分类。
20.C【解析】胆汁质的孩子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性情急躁、易于冲动、反应迅速,很难约束自己的行动。
21.B【解析】多血质的人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这种人的情绪不稳定,容易外露,注意力和兴趣易转移,缺乏耐心和毅力。
22.A【解析】巴甫洛夫研究发现神经系统具有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三个基本特性。根据高级神经活动基本特性结合的不同,可以形成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弱型。
23.B【解析】活泼型新生儿的典型行为是“连哭带闹”地来到人间。他不像一般新生儿那样要靠外力帮助才哭,会等不及任何外界刺激就开始呼吸和哭喊。
24.D【解析】托马斯一切斯根据9个维度对从出生到3岁前儿童的气质类型进行划分,划分为三种类型:容易抚育型、困难抚育型、起动迟缓型,但还有部分孩子属于上述类型中的中间型或过渡型。